分享

从这些吃的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

 江山携手 2019-02-19

宋朝诗人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不断辗转于半醉半醒、半饥半饱之间。苏轼爱吃,也吃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从他的这些诗篇里我们能嗅到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不屈的香气。看看大诗人都吃了些什么?

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龙眼“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石榴“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槟榔“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鲥鱼“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这首诗不是苏轼写的,是他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赞美江南鲥鱼和镇江香醋的一时有感而发。

鲤鱼“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河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鲍鱼“食每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缘疮痂。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余饱臧获。”

诗人还在《煮鱼法》一文中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 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现在饭店里的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苏东坡的时候创造的。

苏轼最爱吃猪肉,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说,苏东坡最喜欢吃猪肉,他在被发配的黄州时亲自动手炖肉。据传他炖肉时先把带皮的五花猪肉切成方块,文火煮半日多,加豆腐乳和香料,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东坡肉”。

食猪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赋“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饮得自家君莫管。”

羊肉“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ㄡ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鸡肉“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癞蛤蟆在颠沛流离的生活境遇里吃的 “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豆腐“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老饕赋》(结尾)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酒 “诗翁爱酒长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须吟喜雪。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其它饮料“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豆粥“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春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最能表达苏轼爱吃会吃懂吃的一句话是他的《老饕赋》中的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