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海的地方就不能叫海关?

 卡卡2FM4 2019-02-19

一夜之间

许多网友声称自己

怕是上了个假学

怎么回事呢


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

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

现如今竟悄咪咪变成了“错误读音”

经常读错的字音

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贺知章哭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哭了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怎么又是我……


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qí)。


类似的还有不少:


“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确凿(què záo),原读音:确凿(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


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本来读 ái bǎn,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所以从 1987 年开始,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


铁骑(tiě jì)是古代发音。“骑”字在类似动词词义时读 qí ,比如骑兵。其他的类似名词词义的全部都读 jì。轻骑,车骑,骠骑。


有网友吐槽


为什么文化要向文盲让步

这是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不知道为什么

我忽然想起那个谜一样的男人


皇帝称号发明者

中华帝国一

皇后身份成谜者

他就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


在秦始皇干的很多事中

书同文

(当时同的文为李斯擅长的小篆)

就是很重要也很明智的一件


……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 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说重要,中国的治理系统

直到今天,也一直是一种文书系统


值得注意的则是青铜时代的书写方式和今日报纸杂志的铅字一脉相传。 


这些原则一经推广,今日之汉字为数2万,又经日文与韩文采用,无疑的已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它的美术性格也带有诗意,使书写者和观察者同一的运用某种想像力,下至最基本之单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说明智,他并没有说让语音统一

因为那是mission impossible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这是客观情况

我们今天说大力推广普通话

为沟通的方便

因为中国各地方言实在太多了

绍兴话杭州话宁波话温州话了解下


上海人的沪语发音软如法语,广东人的粤语发音硬如德语,也能用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所以这种书写的方式促成中国人文化上的团结,其力量不可权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当年武则天权势煊赫

可以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但所发明的20几个汉字

目今只留下一个曌字


文字尚且如此

统一读音的难度呢

更改约定俗成的读音呢


很多事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文字的读音就是这样一件事

它牵扯到韵、牵扯到平仄、牵扯到诗词格律


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还以杜牧的《山行》举例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诗词讲究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


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语言的发展是个缓慢的、自然的过程

如果你非得暴风骤雨式的

今天发布

明天就指望人民群众入脑入心

我只能说



我忍不了

我忍不了是岳云鹏的名言

今年春晚他还表演了一段相声

关于对联的

里面就涉及到了平仄


岳云鹏: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在普及对联知识上岳云鹏功不可没

但很可惜

知识点是错的


说来话长

那咱长话短说


对联是从律诗演化而来

律诗分五言、七言

以七言律诗为例

七律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

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万万没有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看一个家庭有没有文化

看看门口对联就能略知一二

贴对了的不一定有文化

贴不对的一定文化有限

起码传统文化知识有限


对于生活中的对联来说

最低的要求是上联一定是仄收尾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从平仄角度看它并不是标准的对联

但上联的尾字“寿”第四声,为仄声

算是过关


怎么分上下联?

那得看横批

横批从左往右读的

左边就是上联


会不会觉得世事洞明皆学问?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晨的北京瑞雪不期而至

一夜之间

枝头已传遍春的消息


能有这种力量的

只能是大自然


改读音这种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

它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一方面得尊重历史和约定俗成

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由“俗”来决定


迅哥儿是曰过

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也曰下

很多人认为是那样,就该那样吗?


很多人认为海关在靠海的地方

那没海的地方

就不能叫海关

???



参考:微信号“普通话水平测试”、王力《诗词格律》、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罗汉《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