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节气是2月19日~3月5日,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逸周书》记载: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 此时,人也感到生机和畅,更愿意多去室外活动,但要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邪和倒春寒的侵害。勿冒冰冻,也别捂得太过温暖,否则出汗,容易感冒。养生要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平肝调脾的食物有:糯米、燕麦、茼蒿、红枣、山药、蘑菇、香菇、花生、佛手瓜、杏鲍菇、塌菜、芹菜等,同时饮食还将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淡。 除此之外,健脾祛湿的茯苓、赤豆、黄豆、鲫鱼、莲子、土豆、白扁豆也要常吃,对脾湿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很有效果。 少吃:八角、肉桂、鲅鱼、肥肉、猪脑、甜点、蛋糕 另外,脾胃怕湿,但肥甘厚味之食易生湿,所以肥肉、猪脑、甜点、蛋糕等也要少吃。 忌吃:各种肝、生葱、蛙、蛇、甲鱼、龟 《千金方》:(立春、雨水)不得食生葱、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甲鱼等)。 《云笈七签》: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吃热物(如羊肉、辣椒、胡椒、白酒等)。
俗话说:「春寒冻死牛」,初春天气变化无常,而人体的毛孔随着阳气的生发而尽数打开,稍有不慎就会伤于风寒。而肺主皮毛,经常锻炼肺经,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就强了。 常作这个动作:双腿自然交叉在一起,双手撑在身体两侧,稍用力抬起臀部或前后摆动臀部,像荡秋千一样,就可激发肺经气血。 雨水节气,北方仍然感觉比较冷,但气温开始回升,时有寒风来袭,乍暖还寒。此时,老祖宗传下的「春捂」着实有用。不要急于脱去冬衣,同时还要保证五暖:
此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湿邪,如果不加以防护,易患风湿性关节炎、挟湿感冒等。故外出要准备防雨器具;居处或工作场所,要常开窗通风,如果湿度太大,可用空调或除湿设备除湿;汗湿的衣服宜勤换勤洗。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
春季更是要避免发怒,这样会伤肝,也不利于春季阳气生发。所以要慢慢磨练自己的度量,为人处事宽容、谅解、谦让,做一个能容人、容才、容事的大度之人。 ![]() ![]()
白菊性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枸杞养阴清热,黄芪益气固表,雨水时节饮用清肝降火,助阳气生发,防上火、感冒、头晕目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