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2019年可能是往后10年最坏的一年,也有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实际上,我们被兜售了太多的焦虑——被同龄人追赶,身处异乡的艰难,职场晋升的压力。 日子没那么好过,朋友没那么好交,恋爱没那么好谈,我们放佛笼罩在一团塑料布中,无法挣脱,带着满满的负累感,机械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但有时实际想想,看过那么多鸡汤,交了高额的智商税之后,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吗? 和2018年一样,甚至和2017年、2016年一样,2019年依旧该改变自己的一年。我们无法阻止2019年变坏,只能决定自己是否能在最坏的时代越活越好。 在崩溃都要讲求性价比的成年人世界,我们虽外表岿然不动,但内心早已炸成废墟。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塔玛·琼斯基在其《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一书中所倡导的:“只有内在成长,才能外在成为。”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年初信心满满,年中混日子依旧,年终安慰自己明年开始努力”的奋斗死循环,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做以下 5 件事。 Part1 摆脱生活中过度猜想,删除无谓思考,将精力花在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上。 我们对未来所担忧的事情,70%都不会发生。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无止境地对一切感到焦虑:停车时被挡住或被占车位,学校可能不接收你的孩子,公开演讲时看到下面有人玩手机,同龄人有车有房有猫有狗我什么都没有。 我们无法区分这些想法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因此,了解大脑会犯下哪些错误(错误即过度猜想),是学习如何拿回人生主控权的开端。 缩短浪费在过度猜想上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无谓的焦虑与担忧,将精力聚焦在重要的事物上。 Part2 生活从不为谁彩排,更不会为谁回放,我们只需过好当下。 活在当下,生活没有好坏,是想法决定好坏。 当我们带孩子去大型水族馆参观时,我们告诉他待会会看到真正的大鲨鱼。这时,小孩也许会怕得眼泪夺眶而出。他已经大到懂得鲨鱼很危险,但还没大到能理解他可以从水族箱外安全地观赏鲨鱼。 “高度危险+低度保护=恐慌”,这道方程式,在我们很多人的心里准确运作。 这是社会学中著名的“鲨鱼理论”: 面对一件陌生的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往坏处想,并且认为这件坏事一定成真。 我们要从感觉当中挑出事实,识别暗示的力量,将思维停留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秉持悲观主义生活。 Part3 获取可能性思考的力量,打破禁锢自我的情绪屏障。 可能性思考让我们的情绪拥有弹性。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正面思考永远是正常的做法。 借用这套理论,当你“没能感觉到太棒了”时,你马上会想:我自己到底怎么了? 你不会把“没能感觉到太棒了”判读成偶尔的情绪起伏,反而挖了一个更深的洞让自己跳下去。快乐不会是常态,但是正面思考将我们框死在幸福论中,我们无法再理性看待我们的情绪起伏。 当你觉得生活很糟时,你可以召唤中立思考,提醒你不要跑在自己的前面,只要专注于正在做的事就好。 负面思考的反面不是正面思考,而是可能性思考。 你不会再被困在一个角落,在被困住与获得自由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 Part4 生活不如意时,为自己设立破解密码。 掌控生活多半只靠一个小细节,比如深呼吸。 当我们感觉生活不如意,压力使我们喘不过来气时,你还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来解压,如运动、好好泡个澡或是看场电影,但光是静下心来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让你受益良多。 事实上,冷静且特意地呼吸这个举动,可以立即影响你的血压,释放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以及血液里的酸碱值。 心理学家塔玛·琼斯基也在《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中印证了这一点:
Part5 强化内在沟通系统,善于与自己对话。 你也许无法阻挡浪潮,但你可以学习冲浪。 为何我们总是害怕负面情绪,想要叫负面情绪停下来。没有人想要承认自己抱持上述这样极端的观点,但没错,当我们难过时,这个想法就盘旋不去。 当事情的发展让人觉得很糟,我们就会想要离开,而且是快速离开。 这种逃避的反应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让我们焦虑的那个问题。 学会强化内在沟通系统,与自己进行对话。 打开情绪接收专线,以便接收任何负面情绪或正面情绪的来电,深入了解才能有效“规避”。 这世上充满各种各样有名的失败,而成功不就是屡次跌倒,依旧热情满满吗? 20世纪60年代被唱片公司以吉他音乐“正在没落”为理由拒绝的摇滚乐团是哪个? 披头士。 谁发明了电子锅(这是他的第一项产品),但因为把饭煮焦而仅卖出一百台? 盛田昭夫。 哪一位科学家到了四岁才会说话,被人认定他绝对成不了大事? 爱因斯坦。 ![]() 谁因为缺乏技巧而被中学篮球校队踢出来? 迈克尔·乔丹。 ![]() 这个世界充满着这些“有名的失败”,但即便有这些前例,我们还是紧抓一个“成功概念”,认为人只要出了第一次的小错,就算不上伟大。 我们总是很容易原谅别人,却不肯轻易放过自己。 不要把失望和失败的时刻当成是路的尽头,我们要把它们当成一段曲折迂回的路途,或是一小段的慢跑时光,最后都会把我们带到更美好的境界,那是我们若没有经历过这一切就到不了的地方。 2019年伊始,不要再让自己被焦虑打败,别让年长一岁的自己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旧焦躁不安。 从年初开始做到这 5 件事,实现内在成长。 只有内在成长,才能外在成为。 文丨王思杰 图丨网络 图书推荐丨《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 觉得好看请点下方【好看】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