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陈寅恪先生说的塞外精悍之血 究竟是什么?

 行走天下者11 2019-02-20

小南

南北朝时期,很多北方草原民族气势日盛,可是在南侵的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却很短暂,唯独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一度兴盛,这是为什么呢?

小博

那是因为: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所包含的大量草原文明成分,恰是医治秦汉以来南方政权各种结构性问题的良药,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陈寅恪先生异常生动的语言来说就是——

小南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今天我们就从展览“琅琊王”里来了解北魏吧!

公元398年,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将国都

南迁至平城(今大同),

在四处征伐下,

于5世纪中叶统一中国北方。

此后,

鲜卑族的生活方式

从游牧逐步走向农耕,

族人逐渐汉化

雁门关外,

昔日的小城一跃

而成新兴的国际都会。



公元424年后,因南方政权更替而北奔的东晋皇族司马楚之来到平城,投靠北魏王朝。他不仅受封琅琊王,而且与鲜卑贵族通婚,迎娶北魏王女河内公主,生下了汉、鲜卑混血的司马金龙。

平城城市结构示意平面图

鲜卑族拓跋部起源于大兴安岭,在4世纪初通过迁徙和征战而逐鹿中原。鲜卑族拓跋部的生活方式,已从“逐水草而居”逐步转为定居。马背上的民族有着与生俱来的血性与豪迈。自由、奔放、追求个性是鲜卑族生活的主旋律。

1极具北方特色的俑

彩绘鸡冠帽骑俑(一组两件)

北魏太和元年(477)

每件长33厘米,宽13厘米,高33厘米

底座长19厘米,宽14厘米

2000年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宋绍祖夫妇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轻骑兵头戴鸡冠帽,上穿交领窄袖长襦,下着窄腿裤,左手握缰,右臂向上弯曲,做执兵器状。战马通体白色,黑色辔头,红色鞍具。宋绍祖夫妇墓出土了规模盛大的出行仪仗俑阵,整个队伍以牛车为中心,前面是头戴鸡冠帽的轻骑兵,后面是甲骑具装的重骑兵。队列布局体现了北魏军队以骑兵为主力兵种的特色。

彩绘甲骑具装陶俑(一组三件)

北魏太和元年(477)

每件长32厘米,宽14厘米,高33厘米

底座长22厘米,宽12厘米

2000年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宋绍祖夫妇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甲骑具装是指骑兵和战马都披铠甲。骑兵俑头戴兜鍪,全身披铠,皆左手牵缰,右手执兵器。战马曲颈颔首,头戴面帘,全身披甲。

上面的都是什么动物,你能认出来吗?

2壁画

向右滑动查看》

林狩猎壁画(局部)

北魏和平二年(461)

面积约5平方米

2008年山西大同南郊仝家湾梁拔胡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壁画展示了鲜卑人的大型狩猎场景。在以黑、红两色勾勒出的连绵群山中,动物被突如其来的猎队惊吓,不知所措。它们向画面的两侧狂奔,试图躲藏在红彩勾勒的树杈之后,但后面的猎手依然紧追不舍。三名猎手头戴白色高帽,帽翅在风中飞扬,最上一人驱马南驰,其余几名骑手引弓向前,猎狗穿插其间,围猎即将成功。

山峦的右侧,另一支狩猎分队也在加紧合围。画面中惊鹿疾驰,虎豹腾跃,狐兔奔逃。整幅狩猎图气势宏大,表现出鲜卑人狩猎时的豪迈之气。

向右滑动查看》

乐杂耍壁画

北魏和平二年(461)

面积约5平方米

2008年山西大同南郊仝家湾梁拔胡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画作中,圆脸的墓主头戴黑色鲜卑帽,身着白色交领袍,端坐于帷幕下的围屏榻内。围屏后方,左右各立一名矮发髻的侍女。她们眉毛修长,身着圆领紧身衣。墓主的左侧跪坐一名头戴白色风帽的侍者,虔诚地将双手收拢在胸前。围屏榻两侧亦有恭敬的侍者,正在服侍墓主享受前方案上的珍馐玉馔。

帷幕的左侧立着准备出行的队伍,侍者们站成一排,健硕的马匹也被牵了过来,整装待发。帷幕右侧是宴乐场景:惊险刺激的顶高杆杂耍、小型乐队、即兴舞蹈表演。壁画整体表现了墓主生前出行、宴乐的欢乐场面。

北魏对河西走廊到西域地区的有效军事管理,保障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着众多民族的交流。萨珊波斯、粟特等地的商人带来了宝石饰物、金银器皿,以及先进的玻璃制造技术;硕大雄浑的石造像、卷曲曼妙的装饰纹样等异域元素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魏重视与西域诸国的交往,太武帝在统一河西地区、疏通丝路的同时,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如在太延二年(436),太武帝遣使六赴西域,西域诸国也“遣使来献”(《魏书 · 西域传》),西亚萨珊波斯的使者曾五次造访平城。同时,中亚、西亚的商人通过丝路开展贸易,将西方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平城。

3异域风情

萨珊波斯银币(一组十件)

萨珊波斯帝国卑路斯一世时期(457—484)

直径2厘米

1988年山西大同天镇县出土

大同市天镇县文管所藏

银币为模制而成,正反面有错位,正面为波斯国王的侧脸半身像。国王头戴王冠,冠上有雉堞,堞上有羽翅,分别为祆教神祇阿胡拉 · 马兹达、末累什拉加纳的象征。王冠顶部有隆起的球状物,承托在一弯新月之上。

由铭文可知,该组银币是卑路斯时期所造。背面中心图案为波斯国教祆教的祭火坛,两侧为祭司,外饰连珠纹一周。卑路斯银币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多的萨珊波斯银币类型。从图案特征来看,这批银币属典型的卑路斯三式,铸造年代当属5世纪末。

据《魏书》记载,波斯使臣向北魏朝贡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是在定都平城期间,时间集中于文成帝、献文帝及孝文帝三朝,这与太武帝打通河西走廊有直接关系。随着丝路的畅通,萨珊王朝的玻璃器、金银器等珍宝传入平城地区。这些银币是当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物证。

童子葡萄纹鎏金银高足杯

萨珊波斯帝国(5世纪)

口径9.6厘米,足径5.4厘米,高11.5厘米

1970年山西大同南郊北魏平城时期建筑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银质高足杯通体鎏金,外壁浮雕缠枝葡萄纹与攀枝童子五人,亦有禽鸟攀枝,葡萄叶和葡萄均十分生动;银杯腹部和喇叭形的足面上浮雕大片卷曲的莨苕叶。在被葡萄藤蔓划分出的空间内,有形态各异的攀枝童子,象征收获成熟的葡萄果实用以酿造美酒。

这类题材最早出现在希腊文化中,与酒神节的风俗有关;经过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传入西亚和中亚,特别是在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地区,酒神节的风俗尤为兴盛。高足杯是4—5世纪罗马最流行的器具。夸张的莨苕纹饰的使用,也使得该杯同时具有东罗马(拜占庭)容器的显著特征。可以想见,这件萨珊波斯高足杯,是受

来自中亚的酒神题材和来自东罗马的器形共同影响而产生的一件金银器杰作。在发现此高足杯的地点,同时出土了八曲银长杯、刻花鎏金银碗、嵌宝石鎏金高足杯、力士神兽纹方石砚等高级器具。据此推测,该建筑可能为平城南部一处重要的殿宇基址。

摩羯海水纹八曲银长杯

巴克特里亚地区(5—6世纪)

长径23.8厘米,短径14.5厘米,高4.5厘米

1970年山西大同南郊北魏平城时期建筑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器物为八曲花式口,每曲的内凹弧度颇为夸张,若八瓣的花朵,内底饰锤揲的摩羯鱼图案,花瓣形足。这类器物常被称为长杯,按曲瓣数量分为八曲、十二曲等,不仅对此后的唐代金银器器形产生深远影响,还出现了玉、玻璃、玛瑙、瓷等多种质地的仿制品,并远舶东瀛。日本正仓院即收藏有多件多曲长杯。

学者认为,多曲长杯的外形源自罗马帝国常见的贝壳式长杯。多曲长杯最早见于萨珊波斯帝国,主要流行于3—8世纪的伊朗高原和周边地区。该件长杯在内卷杯口与内壁的交界处装饰类似花瓣的尖喙,内底的摩羯与卷曲海水(或忍冬)纹样是印度笈多艺术的装饰主题,以上两点与常见的典型萨珊器不同,却与中亚巴克特里亚粟特人聚居地区的艺术风格相近。此杯外壁的铭文也属于巴克特里亚文字。

还有一个小网红

玻璃瓶

北魏平城时期

口径2.2厘米,底径4.4厘米,高3.2厘米

2001年山西大同城南七里村北魏墓群出土

小巧的玻璃瓶为吹制而成,天青色,透明度高,口沿外卷,矮颈,肩部略宽,腹部圆鼓,平底,器形模仿平城地区流行的陶罐样式。史载北魏平城时期有大月氏人来华传授西方玻璃制造技法,“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魏书 · 西域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气势日盛,前后建立了许多政权,中原政权在冲突中每每南风不竞,多以仓皇南渡、苟延残喘并最终被消灭而结束。十六国政权或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或胡法、汉法并存,或食华夏文化而不化,所以,多在突然侵入中国历史长河的主流并激起巨浪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则不然,它本来是后进的,但它不仅主动融入中国历史长河,还塑造着中国历史长河的形态和走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