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高中化学 重点总结 盐类的水解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2-20

本期推荐:学霸笔记

7.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说明 盐类的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互为可逆过程: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如NH4、A13+、Fe3+等)或者弱酸阴离子(如CH3COO、CO32-、S2-等)与水电离产生的OH或H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弱碱、弱酸(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引起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的大小发生变化.

(3)各种类型的盐的水解情况比较:

①判断某盐是否水解的简易口诀:

不溶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都弱都水解.

②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简易口诀:

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都弱具体定(比较等温时K与K的大小).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书写原则:方程式左边的水写化学式“H2O”,

整个方程式中电荷、质量要守恒.

①强酸弱碱盐:

弱碱阳离子:

说明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

根据“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可知:

c(Na) + c(H) = c(CH3COO) + c(OH)

b.多元弱酸对应的盐.多元弱酸对应的盐发生水解时,是几元酸就分几步水解,且每步水解只与1个H2O分子结合,生成1个OH离子.多元弱酸盐的水解程度是逐渐减弱的,因此,多元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由第一步水解决定.

例如K2CO3的水解是分两步进行的:

水解程度:第一步>第二步.所以K2CO3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的顺序为:

c(K)>c(CO32-)>c(OH)>c(HCO3)>c(H2CO3)>c(H)

根据“任何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