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是一种态度。勤奋,是一种能力。开学在即,同学们,家长们,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在冬春交替之际,孩子们也即将踏入新学期。提前做好新学期的准备,孩子就能学得更顺利,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以下这6项工作,家长一定要做好,为孩子的新征程助力。 -1- 晚上10点熄灯睡觉 一个假期过去,孩子的作息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颠覆:晚睡晚起,暴饮暴食,疏于锻炼…… 在新学期即将来临之际,父母要及时扭转孩子的作息习惯,让他们尽快适应新学期的生活节奏。 晚上9点30分以前,要洗漱完毕,预留半小时阅读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在10点以前熄灯睡觉。 闹钟调至7点,让孩子有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提前适应开学后的起床时间,这是最适合小学生的作息规律。 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春节期间,孩子摄入过多油腻煎炸食物,容易出现肠胃不适。为了避免影响新学期,父母应该提前一周调整孩子的作息与饮食。 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有益于生长发育的营养食物。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 -2- 让孩子自己洗书包 父母应该传递给孩子一种观念,即开学应该具备“仪式感”。 仪式感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尊重生活,热爱学习。因为仪式,孩子能够明确感受到已经正式开学,正确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在开学前,为了让孩子做好准备,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洗书包。 书包是孩子每天上学必备的学习用具,让孩子学着自己清洗书包,有利于让他们以全新的姿态,主动拥抱全新的学期。 同时,学会清洗书包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锻炼其动手能力。 保持书包卫生洁净,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把书包变成有害健康的病菌窝。 -3- 准备齐全学习用具 新学期的另一种“仪式感”,就是跟孩子一起挑选学习用品。 准备学习用具是一个良好的亲子互动环节,既能为新学期做准备,也能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 引导孩子列出学习用品清单,新学期需要哪些文具,要准备多少,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的学习也有相应计划。 多准备一些铅笔,提前削好,在之后的学习、草稿、画图中都要用到。 多准备一些中性笔,务必购买正规产品,笔身够直够硬,有利于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最好不要选购荧光笔或有香味的笔,避免孩子因为误食而中毒。 多准备一些书本包装纸,教会孩子自己包装书本,有利于让孩子学会爱惜书本。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帮助孩子挑选学习用具时,务必以安全为主,尽量不要选择锐利的文具,同时也要保证文具的健康无毒。 -4- 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在假期与新学期的过渡期间,孩子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所有父母都十分关注的事情。 在寒假中,孩子出现松懈、偷懒、贪玩等等情况,十分正常,父母们也无需过于担心。但到了假期末尾,我们要帮助孩子逐步摆脱假期的松散状态,尽快恢复健康积极的身心状况,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因此,父母们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假期中遇到的学习困难。 如学习效率过低,作业大多还未完成,动作拖拉,不爱学习等等,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以上问题,应该尽早约束,严加管教,引导孩子树立严肃端正的学习态度。
-5- 一起出去走走散心 来到假期末尾,孩子之所以出现拖拉、偷懒等状况,除了因为松懈外,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就是——遭遇了开学焦虑。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都会遭遇开学焦虑。 一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习惯了假期轻松愉快的生活,自然不愿意重新投入到学习之中。二来,新学期于他们而言是未知事物,对于未知,孩子们难免惶恐。 这时候,父母的关怀与陪伴,十分重要。 有空的话,多和孩子出去走走玩玩,让孩子在感受轻松之余,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对于新学期与未知的惶恐。 另外,父母也应该多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焦虑程度,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与心理暗示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缓解孩子的开学焦虑。 孩子的“开学恐惧症”很常见,只要父母用对了方法,就一定能帮助孩子克服,让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迈入新学期。 -6- 帮助孩子定计划表 假期即将结束,帮助孩子“收心”,提前制定计划十分必要。 老师也曾多次强调,之所以在假期布置作业,就是希望孩子在假期中对自己有所约束,坚持学习,从而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学习状态。 同样,老师也建议父母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就是为了引导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面对新学期,提前制定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有利于让孩子了解新学期知识概况,明确知识重难点,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学习等等。 制定学习计划也能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快速提升学习效率,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尽快完善,从而掌握高效的学习规律,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学习的小能手,能够做时间的主人。 那就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与假期告别,与过去告别,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迎接新生活吧!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 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