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了,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在新学期有新的突破和发挥,那究竟有哪五种孩子的成绩将会快速提高? 1 被信任的孩子 谢尔顿是一个天才儿童,九岁就上了高中,学校邀请NASA航天局的专家给大家讲解航天知识,小谢尔顿举手询问HR博士为什么不把那些推进的火箭器回收重复利用?HR博士说那样的话会很麻烦,而且现在的计算精确度还达不到。 小谢尔顿却说他可以帮忙计算,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哈哈大笑,连班主任也笑了起来。HR博士把小谢尔顿当成一个孩子,他将一枚NASA航天局的徽章送给了小谢尔顿,随后他就不再理会小谢尔顿了。 HR博士的态度让小谢尔顿感到很是不爽,他发誓要把火箭推进的公式计算出来好让HR博士知道。接下来的一周,小谢尔顿都在计算公式中度过。小谢尔顿因焦虑得了胃溃疡。 妈妈帮忙把数据和公式寄给了NASA航天局,可几个星期过去了,他都没有收到回信。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让儿子伤心、生病,于是他亲自开车带着全家人一起送小谢尔顿去休斯顿找HR博士。 到了航天局,经过一番爸爸的游说,小谢尔顿见到了HR博士,他还给博士演算了一遍公式。结果虽然依旧没有被采纳,但小谢尔顿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小谢尔顿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令人不解的人,但在那一刻,他从未如此爱他。 父母最打动孩子的时刻,恰恰是在孩子最有需要的时候。 如果没有爸爸的帮助,他可能就会一直郁郁寡欢,甚至影响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有的时候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他需要的是父母真挚地帮助,而不是责骂。 网上有一妈妈把自己辅导孩子学习的画面PO了出来。 孩子一边哭一边指出妈妈的态度不好,所以自己学不会。妈妈也很委屈,说我已经教了你一个小时了。 可孩子并不接受,列举了别人家的妈妈是如何教孩子,甚至最后还说出,从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孩子的社会关系都是从父母开始,然后才有了小伙伴、同学、老师…… 孩子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也是孩子最容易产生自我质疑的时候,父母的态度是孩子认识自我的方式,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消极的,那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也是消极的。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才是孩子最大的“内驱力”。 2 被理解的孩子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妈妈比较偏爱学霸大女儿和弟弟,只比姐姐生日晚三天的德善苦于家庭的拮据只能年年和姐姐一起过生日。不满情绪的爆发也是在生日这天。 爸妈为姐姐庆祝生日,唱完生日歌,吹完蜡烛,弟弟要切蛋糕吃,爸爸阻止了弟弟,拔掉了三根蜡烛,重新插上新的蜡烛说“这次是我们家二女儿(德善)的生日派对”。 二次利用蛋糕,为二女儿德善庆祝,这个细节触动了愤怒的德善,本来在学校就失意的德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历数各种不公平的生活细节。 但是没过多久,爸爸在家门口等待二女儿。并排坐在长凳上谈心。 “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这句话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在外面要承受压力努力赚钱,回到家中要平衡好每一个孩子的爱。都说父爱如山、父爱缄默。父亲的爱,它默默无言,却感人至深。 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 家是坚强的后盾,黑暗中的灯塔,有了温暖的家庭,才能不畏寒冷与严冬。 来自父母的爱与尊重将会是孩子一生自尊、自信的源泉。 3 被激励坚持的孩子 面对困难我们都不希望孩子退缩,但其实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态度。 亲戚上初中的女儿和我说,在她印象中最深刻的,不是800块一节的钢琴课,更不是妈妈给她买的漂亮裙子。 而是小时候爸爸带她逛超市,和她玩捉迷藏,爸爸总是等着她去找他,她不怕自己走丢,只要她想找,总能找到。 冬天爸爸推着小车和她在冰冻的河面滑冰。摔倒了,她不想滑了,爸爸扶着她一次次鼓励她坚持下去。 从那之后她就记住,有的事是靠自己的主动才能有结果;有的事,不能着急,需要再努力一下。 那些深刻的记忆,是爸爸在游戏和陪伴中教给她的人生哲理。 在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家庭教育家庭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指出,在有温暖的家成为了四、八年级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39.3%、49.4%),人数比例远高于“有钱”(1.2%、1.3%)、“有社会地位”(0.6%、0.9%)、“有权力”(0.6%、0.6%)。 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孩子都将家庭作为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在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引导,无疑更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家是坚强的后盾,可靠的港湾,身后有了温暖的家,才能扬帆远航。 在家里学会的坚持和不放弃,势必能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 4 被表达爱的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都不得不把孩子放到寄宿学校,自己再去拼搏。 这对在外打工的父母,自知自己陪伴的少,希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悄悄跑到孩子学校,化身食堂老师,为孩子亲手做了一顿生日“大餐”,这是他们能给小学女儿最好的生日惊喜。 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时,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爸爸妈妈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说,想我的乖乖。 也许爱的表达,不一定用语言“我爱你”来呈现,还有很多种形式,但内心能感受到爱的孩子才是内心充盈的孩子。 感受到爱的孩子,才敢于拒绝他人的不公平,才敢于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才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论他们在学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坚信,父母是爱自己的。我要继续努力,不辜负爸妈的期待,不必因为恐惧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5 被鼓励的孩子 在中国第四季诗词大会中,选手杜禹颉在开场一番感言之后,主持人董卿问他是不是都要流泪了,他说:“我是坚强的男人。” 可是随即在播放姥爷录制的视频时,他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姥爷说到他从小都很棒,诗词也很厉害,虽然对他严厉也是为他好,希望他不记恨姥爷。 这是姥爷第一次夸他。那个说自己“是坚强的男人”的人也哭了。 父母那句鼓励,我们究竟等了多久。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曾历经十年做过一个实验,研究的就是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发现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进而会更加努力。 总是得不到鼓励和肯定的孩子会怎样呢? 他们会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或是异常地争强好胜。 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父母的认同和欣赏,只有在认同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在成年后懂得更加客观地认知自己,不会轻易为他人的看法左右,更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