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解:政事堂

 资源868 2019-02-22

题目

《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解析

政事堂是众丞相参与由皇帝主持决策的场所,体现皇帝的决策受到众丞相的牵制。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执行皇帝的旨意下传六部执行,说明政事堂参与决策的权力下降,对皇帝牵制影响变小。而“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说明政事堂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和削弱。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也可看出,“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突出了中书省的地位,与原来三省相互牵制的目的相违,事实上表明三省六部制逐渐走向以一省为主,而不是走向完善,故B项错误;C项内容与史实不符,且三省权力在削弱,皇权在加强,故D项错误。

答案】A

知识拓展

政事堂是唐代的最高议事机构。《旧唐书·职官志》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设立的最初目的是减少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摩擦,协调其间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政事堂这个名称是在武德年间(618-627年)出现的,政事堂初时设在门下省。

永淳二年(即弘道元年)(683年)12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自光宅元年至开元十一年(684-723年),为中书省政事堂时期。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旧唐书·职官二》)至此,政事堂作为有法定领导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政事堂分正堂与后院两部分:正堂为宰相办公室和会议厅;后院为政事堂秘书处,分设五房办公,即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和刑礼房。(《新唐书·百官志》云:“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五房分理众事。

后晋时,政事堂曾改名为政事厅。

北宋前期沿唐制,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政事堂下设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还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元丰改制后,中书所辖职事,分属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宰相、执政的议事办公处,仍设在原政事堂正厅,改称三省都堂,通常只称为都堂。此后宰、执的办公处设于尚书省的都堂,有时也称之为中书或政事堂。

知识小百科:

宋初年还设立了枢密使,主管军事,其官署称为枢密院。并将中书省和枢密院并称为“二府”。“政事堂”和“二府”合称即为后来的“政府”。

元、明、清时,未设政事堂。

1914年(民国三年)5月1日(星期五,农历四月初七),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5月3日(星期天,农历四月初九),袁世凯行使大总统的职权,改国务院为政事堂。政事堂设于总统府,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1916年(民国五年)5月8日(星期一,又是农历四月初七),袁世凯以帝制失败,被迫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