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法先生书法赏析
程秉洲
高军法先生是一位极具个性、极具特色的大书法家,其作品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他的书法艺术之路是从唐楷入手,以颜真卿为基,追研二王,广搜博采,碑帖兼修,形美、意美、韵味足。小作品大气十足,大作品精致精微,章法布局不拘形式,线条扎实灵动,笔法灵活多变,千变万化,润笔隽秀,漫笔灵动,涩笔遒劲。
继承传统,冲破传统,不断自我否定,冲破自我,达到新的自我。任何书法家都必须经过师古临碑帖,刻意从形似到神似的第一阶段,追求古意,追求有出处,有笔力。从入帖到出帖是第二阶段,就是否定古人,冲破古人的过程。中国书画讲传承、讲相同点,而西洋画讲不同、讲创新。光讲传承,千人一面,千古一律,书法就不可能成为艺术了。王羲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大家,他的行书、草书摆脱了曹魏、晋以来隶书、楷书的规矩,写得流动、连绵、逸气、静气,才称上书圣。书法的第三阶段,或者说境界,就是情之所至,物我两忘,尽情挥洒。所谓非法非非法,无意佳乃佳,就是这种状态或境界。到了这种境界,书法就能称为上乘之作的艺术品,做到形态美、质感美、韵律美、气势美、意境美、风格美、自然美。军法先生的书法,有传承更有创新,雅俗共赏更注重雅。随心所欲而不愈规,灵活多变又法度严谨,融入隶篆、章草等笔意,丰富多彩。他的作品重造大势,大空间、大格局,有胆量、有智慧。在白纸黑字之间营造出多元效果。大空间、大格局不是靠篇幅大、字大来营造的。靠章法、布局、笔墨线条等产生的集群效果,从而产生震撼力、视觉冲击力。华山的险和江南园林的秀都令人震撼,而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军法先生的作品更像江南园林,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柳暗花明,别有洞天般的惊喜、惊艳。
制造矛盾、化解矛盾,制造冲突、化解冲突,天翻地载,万殊一象,这是军法先生作品的一大特点,也是魅力所在。他的书法作品没有危楼高百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却像一个柔情似水的女子,平静的外表当中内心波澜起伏、汹涌澎湃。他的作品从大处谋篇,笔法、结构、章法行气浑然一体,在冲突中求和谐,共荣共生。
字的大小、长短、方圆变化无穷。墨的浓淡、干润,用笔粗细、轻重、徐疾、虚实、刚柔,以俯仰、倚正、疏密,延伸跌宕和疏密等各种的处理上,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和谐、统一,知其阳、必知其阴,知其黑、必知其白,知黑守白,画面干净空灵。许多人以为空灵就是留白。不是空处必灵,灵处必空。所留的空白都必须依靠实体的衬托与暗示才能产生空灵的效果。如,在白纸上画一条小船,空白处便成了水,否则还是白纸。军法先生对此悟得很深,没有深厚的积淀,难得其妙;没有常年的积累,难得瞬间。
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既有共同的审美,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高军法先生是何绍基的传承人,也有人说他的书法是展览体,甚至有人说也属于“丑书”。我认为,他的书法就是他,独具一格,展览体也不能一概否定。书法上升为艺术以后,不是书面交流的载体,艺术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书法艺术欣赏,起码要会赏形、赏质、寄情。他的字型美,歪歪斜斜,却字字稳稳当当。他的字质感好,字法、笔法灵活多变,章法如行云流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妙趣横生。墨法“带躁方润,将枯遂浓”。达到了“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界。
我完全相信,军法先生书法艺术一定能行稳、走远,意清致远。
2019.2.21于半水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