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山来客/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框架是来自于黄帝内经

 雪山来客00 2019-02-23
 《黄帝内经/热论篇》曰/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即太阳),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从黄帝内经的经文看,实际上伤寒论经方的六经传变理论应该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的,但实际上黄帝内经有理论而没有对治方与法,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的时代,虽然已经有了伤寒论经方的六经传变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了,但是却还缺乏相应的治疗理论体系及具体的药方,和服用方剂的具体操作规程!医圣张仲景的的功绩在于,在秉承黄帝内经的理论框架的同时,又把伊尹汤液经法里面的药方和黄帝内经的六经传变理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形成了最具有中医特色的,既有理论体系,又能完美地应对临床的,别具一格的临床操作手册!一共是113方,300多法。实际上伊尹也是道家人物,他的汤液经法方子的特色,也是用五行四象命名的,如白虎汤,青龙汤,阳旦汤等等,桂枝汤就是阳旦汤!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猝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按/从张仲景的自序看,也是参考了黄帝内经的内容了!博采众方,显然是包括了汤液经法,当然还不止汤液经法的方子!

所以《伤寒论》的渊源,一方面是《黄帝内经》的总体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是整合了此前的各种方剂,其中主要的就是伊尹的《汤液经法》!

现在中医界有一种观念认为,黄帝内经仅仅是一个单纯医论派,仅仅是关注于阴阳五行,五行生克理论体系,无法应对临床实践的。而只有张仲景伤寒论经方的六经辨证体系才能应对临床实践!本人认为这种观念颇具偏颇!因为一方面伤寒论整体框架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的,另一方面伤寒论经方的里面的方子,是来自于伊尹的《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药方完全是按照道家五行四象理论命名的!所有纵观中医发展史,无论是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体系,或者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以及药方,都是来自于道家的阴阳五行理论体系的!现在一些所谓的经方派人士,以伤寒论经方的高效,而否定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那是数典忘祖,自掘祖坟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