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大讲堂|冯世纶:走出关于经方的六个认知误区

 慢一拍360 2023-02-10 发布于浙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摘编自《名医大家讲中医思维》,记者林晓斐整理

图片

《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2月8日3版

图片

冯世纶

作者简介

首都国医名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和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站首席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代表著作有《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

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很多患者认为经方疗效好,这说明了通过一些经验教训,人们认识了经方,开始关注经方。通过这一现象,我想到:人们在思考怎样认识、学习、发展中医。我认为,学中医和发展中医离不开思考。本文从六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医经方的思考。

什么是经方

中医学源远流长,是5000多年华夏文明的瑰宝。经方作为其中一支重要的理论体系,备受推崇。但自西晋王叔和用《黄帝内经》注释《伤寒论》后,对经方的理解和应用受到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业内人士的弘扬和学术界的大力倡导,经方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出现了经方热潮。但何为经方?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难说得清楚经方的概念和定义,古今文献也是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是经方呢?

经方的起源

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距今10000年到5000年的上古神农时代。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省蔚县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适应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应用八纲概念,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体会并领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自然有白天、黑夜,有四季,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其实就是阴阳的变换。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冬季为了防寒,人们会把房屋建成坐北朝南,并在屋内新建火炉取暖。夏季为了防暑,会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当时已经认识到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寒热阴阳之理。渐渐的人们发现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对疾病的治疗,如着凉淋雨后,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可以通过某些治疗方法得到缓解。比如火烤、熏烤或热熨皮肤,喝热汤或热粥,并盖上棉被,或用生姜葱等煎汤热服,或煎汤熏洗等方法使皮肤出汗,从而得到治愈。病位分表里:外感疾病初起多在表,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如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来发汗解表。但是人们会观察到,病由表入里后,不能再用发汗来治疗,而应该用治里的方法。在八纲看来,里证分阴阳、寒热、虚实、里实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在长期和疾病斗争的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总结了经验,代代相传直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才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神农本草经》就是其中的代表,并在汉代得到补充完善而成书,也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已明确了中国有两大医学体系即医经和经方。对经方做了精当阐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实际标明了经方医学的特点:经方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有什么样的症就用什么药来治疗,具备了疾病的症和相对应单位药物治疗的临床经验,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经方的发展,在单方方证临床治疗中,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利,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药物协同来治疗,甚至更多,这就组成了复方,并逐渐积累了许多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相传为商代宰相伊尹所著。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形成于这个时代,其完善成熟于汉代,即《汤液经法》32卷。

理论体系的形成

历经几十代人单方、复方方证经验的积累,推动了经方理论的发展。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时的主要理论是八纲,病位也只有表和里。而《伤寒论》的成书,有了重大变化,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辨证,也标志着经方体系的形成。由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来看,可以给经方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经方是以八纲六经方证理论制定的医药学体系,其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经方是指的一个理论体系,不是指的一个方药。所谓经方方证理论是指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是说《伤寒论》的主要组成是诸多的方证,其理论是八纲六经。凡是提经方不仅是指《伤寒论》等书中的方剂,而且包含方证的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所谓经方家,不仅限于治病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方剂的中医,更重要的是诊治时运用其方证理论。严格来说只用其方剂不用其理论不能成为经方家。凡是经方家用方证理论治病所用的方药方剂,不仅仅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所记载的方药方剂。根据症状特点,用时方来治病,或者是自拟方,方证对应治病,也属于经方,也是叫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经常用桑杏汤治疗太阳阳明合病中的咳嗽者,这就是一个范例。

中医经方是否科学

自西医传入中国,对中医的科学性质疑声不绝于耳。1929年,国民党政府立案要取缔中医。当时,中国医学院首任院长章太炎、中医张赞臣等以经方治好了霍乱26例,因而提出了“中医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论》为独甚”,凸显了经方的科学性,捍卫了中医的科学性。

香港期刊《华夏医药》(2012年第6期)上发表《中西医结合50年思考》一文,其中说:“中医学的取类比象思路多为主观臆测推理,是否反映了主观客观一致,仍需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才能去伪存真。而在当代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研究,促进中医现代化,才能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同步发展。”又说:“几千年来的中医事件中,或许存在有效的药物和方法”“但这些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才能成立”,中医有效,但不是科学的?中医治好了脑炎,没做随机双盲实验,那不算数?我想,关于科学的定义,我最近看到一个材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说什么叫科学,科学定义什么?科学就是刨根问底,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归类。这里头他提了科学的三个要素,主要是说中医一些规律性东西的确是科学。章太炎说:“中国医药,来自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有规律性可循的,就是科学,中医经方所以科学是因为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几千年临床试验的规律总结,临床实践能够验证前人的经验,这个规律是科学。

怎样发展中医经方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中医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现在中医应该如何去发展?不少人对于中医现状进行了沉思。李致重有一篇文章叫《拯救中医之魂的战略沉思》(《中医药通报》2016年第3期),其中说:“半个世纪以来,中医一直挣扎在自相矛盾的困境中,造成这种困境的核心是:中医西医到底是一个医学科学体系呢?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科学体系,而造成这种困境的真正症结,在于鲜有人就'中医我是谁’'我是怎么来的’这两个事关中医科学定位的、根本性学术问题,交出合格的答案。”我们要思考:中医是什么?开药依据的理论属于中医还是西医?中医是怎么来的?中医怎么形成的?经方是起源于哪里?怎么发展?理论是什么?很多人对此没有认识。

“中西医并重”,并重的是什么?是一个同西医同起同坐的中医,要让中医要按照自己的科学规律发展。所以“中国医药,来自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这个科学并非是空想推论的,是按照自己的原有的思维发展而来。

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

在中医毛进军的《思考经方》一书中,内容都是在临证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伤寒论》以及对经方的体悟,他提出,要当好一名真正的中医,就必须抓住中医的根,就是经典,就是仲景经方临床学术。没有经典根基,临证功底就不会牢固,并在书中反复强调,学中医必须追根溯源。他认为,经方与医经是两大学派,并指出读书无止境,思考无止境,这里面他举了胡希恕先生的例子,胡希恕先生是一位很善于思考的学者,尽管他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理解的已经相当深刻了,并且在应用六经、方证辨证论治上疗效卓著,但他自己还是不断认真考证、探究和反复验证。胡希恕先生有什么思维特点呢?他率先提出了“仲景书本与《黄帝内经》无关”,它探讨的是学术的病,因此思考中医必须正本清源,纠正误读传统尤为重要。

误读传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王叔和以《黄帝内经》解释仲景书,造成了误读传统,是中医史上最大的雾霾,陈亦人称之为禁锢。误导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以岐黄代表中医,误导的核心是说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撰写了《伤寒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导。中医起源于神农时代,史书是明确记载了两大医学体系(《汉书·艺文志》),但由于误读传统,长期以来未能认识经方。所以中医界有些怪事:千余年来都说张仲景是医圣,称《伤寒论》为圣贤,一代一代前赴后继,研究《伤寒论》,却没有读懂《伤寒论》。原因何在呢?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心机近几年做出了回答:“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误读传统是业内人士长期认识结果。我们认识经方必须要先知道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医经,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以脏腑经络、五运六气为主的理论体系。另一个就是经方,以《伤寒论》为代表、以八纲六经为主要理论的体系。

走出误读传统,正确认识经方

误读传统之一:《伤寒论》的六经即《黄帝内经》的六经,这是错误的。《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迥异。这误读传统的形成是有历史的原因,在汉代医经和经方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医经著作流传得比较广泛,著作多,而经方作为方技,流传非常匮乏。所以杨绍伊据考证,1948年出了一本《伊尹汤液经》,他在书中说:“《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唯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经方传播遇到了困难有各种原因。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王叔和,王叔和以医经解释《伤寒论》、解释仲景书,后来他自己误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黄帝内经》的六经。对解读仲景医学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

胡希恕先生集众贤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六经实质,指出“仲景书本与《黄帝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六经的实质是由八纲变来的,这才是经方的原创思维。

误读传统之二:张仲景据《黄帝内经》撰写了《伤寒论》,这是错误的,“仲景书本与《黄帝内经》无关”。王叔和把仲景书改名为《伤寒论》,仲景书来自上古神农时代至汉代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是自成体系的经方医学体系。造成误读传承的原因之一,是《伤寒论》的序。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这23个字。经考证,《伤寒论》的序并非张仲景所写。胡希恕指出:“仲景书序言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黄帝内经》的迷途,影响后世甚大。其实细察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多疑这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这里所举杨绍伊之辨,是指扬绍伊1948年所著《伊尹汤液经》一书。书中《考次汤液经序》专门考证了《伤寒论序》之伪,其中写道:“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就是汉朝的文字)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就是王叔和写的晋朝的文字)试以《伤寒例》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伤寒例》已明确是王叔和撰写,用“亲子鉴定之法”,有力说明后世见到的《伤寒论序》不是张仲景所写,是王叔和写的。

误读传统之三:把《伤寒论》的“伤寒”解释成“伤于寒”。正确地说,《伤寒论》的伤寒是以症状名证,《黄帝内经》是以病因名病。“伤寒”这两个字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多次出现,如果仔细读两书,再结合临床,就不难发现两者的理念不同。《伤寒论》的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个证就是伤寒,这是表实证。而《黄帝内经》的“伤寒”以病因名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所以姜春华在《上海中医杂志》说:“《黄帝内经》伤寒就是热病,热病就是伤寒,没有区别。”《黄帝内经》的伤寒本身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不同,广义的伤寒是指《难经》记载的“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不论是狭义的或是广义的伤寒,这个概念都不同于仲景书,不同于经方。由于王叔和定名为《伤寒论》,从而认为仲景书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病、热病的专著了。由于概念的混淆,后世认为《伤寒论》成书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伤寒病,而促使张仲景挂官为民,不当太守了,发奋写成《伤寒论》。明显远离了历史事实和经方发展史。

误读传统之四:把经方代表著作起名为《伤寒论》,把仲景书改名叫《伤寒论》。其实,经方代表著作是《汤液经法》。王叔和以后起名为《伤寒论》造成了误读传统。张仲景在世的时候没有《伤寒论》这个书名,《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32卷,没有《伤寒论》书名,后汉书也没有《伤寒论》这个书名。就是说汉代没有见过《伤寒论》书名,一些考证资料更证实,张仲景在世时,未曾用过《伤寒论》书名。因为皇甫谧出生在张仲景时代,在《甲乙经》序里面写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称其书为《论广汤液》。后世的也没见到《伤寒论》的书名,书名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由于误读传统,后世出现了温病学、伤寒学,出现了把《伤寒论》改成伤寒学,这是沿用了医经的思维,不是经方,离开了经方的思维,融入了医经的思维,远离了经方医学。张仲景《论广汤液经》本是经方,而王叔和使用医经病名来名书了,故造成了误读传统概念的混乱。

误读传统之五:《伤寒论》的撰成,因为伤寒病,这是错误的。正确来说,仲景书是整理历代用方证治疗常见病的经验总结,造成误读传统最严重的莫过于序了,我们看序有这么一段:“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注意,这里的伤寒指什么?热病疫病。显而易见的证据:第一,《伤寒论》用“伤寒”冠首的条文有97个之多,实际不冠首的也好多。第36条麻黄汤证都实际是讲伤寒证,表阳证冠首的有97个。但其概念是伤寒的第三条所述的表阳证,这不会致人死亡,而序却称死于伤寒十居其七。显然写序者和写书者不是一个人。其二,《伤寒论》的成书不可能起于一人之手,一个人发奋完成,仲景书总计有260多个方证,有效方证不可能只治伤寒病。

误读传统之六:《伤寒论》治外感,《金匮要略》治杂病也是错误的。正确地说《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以八纲六经理论来治病。理论是用的八纲六经来指导方证,里面的病是各种常见病,并不分内伤杂病、外感杂病。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是王叔和所为,张仲景整理的经方著作为《论广汤液》,是不分内伤外感的。经方没有外感、内伤的概念,经方的主要理论是八纲六经方证。大道至简,不少人认为: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五行六气,脏腑经络。这个错误观点遭到了章太炎的批判,他批判过“金元诸家及明清诸家,文章开头即以五行、运气论述”“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医经理论是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经方的理论是六经、八纲辨证。认为经方不用五运六气、脏腑经络就没有理论,这是对经方缺乏认识。

思考中医,尤其是思考经方时候,要认识到这些误读传统之处才能够读懂《伤寒论》。

经方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

胡希恕对仲景的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他开启了读懂《伤寒论》之路,他率先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仲景书本与《黄帝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

第二,根据症状反应辨证。中医辨证根据什么呢?医经是根据病因,即什么邪,是伤寒还是伤热,是肾虚还是脾虚。这是病因辨证。经方不是病因辨证,是根据症状反应来“辨”。

第三,他率先提出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第四,率先明确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实质:“于患病机体的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讲究疾病的通治方法”。

第五,率先阐明了经方脉诊。胡希恕提出的经方脉诊反映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实质。

第六,他率先提出《伤寒论》中的“阳”,“阳气”不是指阳热,是指津液,这对《伤寒论》有帮助。

要了解经方,须先了解六经与八纲。六经的产生,是经方医学用方证治病经验的总结,是因八纲中的病位概念出现了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产生于仲景书。一个病位有两种病情,故三个病位则有六种病情,六种病情即六证、六经,在《伤寒论》又称三阳三阴,如图所示:

几代人都在思考中医,尤其是经方,其思维方法极为重要,要认识经方的原创思维,不能沿袭误读传统,由于历史种种原因,千余年来形成了误读传统,读不懂《伤寒论》。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人们排除误读传统,开启了读懂《伤寒论》的历史。经方是指一个医学理论体系,弘扬经方必须用经方的原创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