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零基础手绘 2019-02-23

湿热体质的人经常感觉肢体沉重,午后有明显的燥热、疲劳感。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牙齿比较发黄,牙龈、口唇比较红。大便异味重,臭秽难闻。小便经常呈深黄色。女性带下色黄,外阴异味大,经常瘙痒等。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湿热体质的特征描述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部常有不清洁、灰暗的感觉,如面色发黄、发暗、油腻。皮肤较容易生痤疮,多数是脓包质,或者皮肤常出现化脓性的炎症。常常感到口苦和口臭,偶尔会有泛酸的现象。伴有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的现象,让人难受得透不出气,或者感觉缺氧。小便赤黄。

湿热体质的形成原因

  1. 先天禀赋不足。个人的身体素质,受其父母家人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有饮食不节、不良生活习惯的,其精子、卵子质量都较差,在孕期也不能给孩子提供平和的发育环境与全面合理的营养素供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导致体质的偏颇。
  2. 吸烟、过量饮酒、熬夜,这三者都会直接导致形成湿热体质。
  3. 长期情绪压抑,致肝气不舒,从而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代谢水湿的能力,再借酒浇愁,会明显加重湿热聚集。
  4. 长期生活、工作在湿热环境下,或夏末秋初气温高、雨量大的长夏季节,暑、湿邪气很容易侵入人体,造成湿热。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湿热体质脏腑功能的弱点

从中医方面来讲,湿热分为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虽然是同因致病,但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脾胃湿热会伴有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等表现,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而肝胆湿热会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

湿热体质饮食调养要领

  1. 湿热体质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胃、清肝利胆为主。饮食要清淡,常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鲫鱼、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但应注意用量和搭配,不可太过,因为吃太多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凝滞气血,反而不利于代谢体内的湿热。湿热体质的人夏秋季节或湿热较重引起不适时,可以适当喝些凉茶。
  2. 应戒烟戒酒、少吃辛温助热的食物,如火锅、烧烤、油炸食物,和羊肉、鳝鱼、韭菜、生姜、芫荽、辣椒、胡椒、花椒、荔枝、龙眼、榴莲、芭乐等。许多湿热体质的人有身体沉重、精神不济、疲劳感强的感觉,但一定不可盲目进补,反而会加重湿热。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苦瓜⸺清心明目、消炎退热

特别推荐

苦瓜黄豆排骨汤

材料:苦瓜200克,黄豆60克,猪排骨50克,葱20克,姜10克,高汤500毫升,食用油、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排骨切段;苦瓜去瓤,洗净,切块;黄豆洗净。锅中注油烧热,倒入排骨段稍炸,放姜片、料酒、高汤、葱段、黄豆、盐、苦瓜块,烧沸,将材料转置入砂锅中,炖至肉离骨分即可。

功能:补中益气,解毒明目

黄瓜⸺除湿利尿、降火清心

特别推荐

黄瓜圣女果

材料:黄瓜600克,圣女果30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瓜洗净,去头尾,切小段;圣女果洗净。盆中加入白糖,倒入适量清水,搅拌至白糖完全溶化,将黄瓜、圣女果投入糖水中腌30分钟,取出后摆盘即可。

功能:清热除烦,降压利尿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生菜⸺清热安神、清肝利胆

特别推荐

虾仁生菜粥

材料:大米100克,虾仁、生菜各20克,盐3克,鸡粉2克,芝麻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大米洗净,泡水;生菜洗净,切细丝;虾仁洗净。锅置火上,放入大米,加适量清水,煮至五成熟,放入虾仁,煮至米粒开花,放入生菜稍煮,加盐、鸡粉、芝麻油、胡椒粉,调匀即可。

功能:清热安神,养胃益肾

你是湿热体质吗?清热利湿4食材,帮身体内建除湿机!

茭白⸺利尿止渴、消暑止烦

特别推荐

茭白肉片

材料:茭白300克,瘦肉150克,红辣椒1个,鸡粉1克,生抽6毫升,姜片、盐、淀粉各5克,食用油适量

做法:茭白洗净,切薄片;瘦肉洗净,切片,用淀粉、生抽腌渍;红辣椒切片。锅中下油烧热,将肉片炒至变色,加入茭白、红辣椒片炒5分钟,调入适量盐、鸡粉即可。

功能:养心润肺,健胃补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