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加海鲜,赛过活神仙',美则美矣,但当关节疼起来,就不美了。 古时,痛风有'白虎历节'之称,把痛风与被老虎咬的痛感并为一级,疼痛程度可想而知。 让人难以忍受的'痛风'到底是什么?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各个年龄均可患有,但以男性居多。 患者会在夜里突然出现关节疼痛,关节部位出现水肿和严重,持续几天或几周; 最常发病的是大脚趾,但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关节、膝盖、肘部等,发病关节会有红肿发炎症状,水肿后组织变软,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痛风到底是怎么来的?导致痛风的本质原因是嘌呤代谢紊乱。 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以及组成辅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嘌呤在人体内氧化,变成尿酸,体内尿酸水平升高,造成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沉积,从而引起痛风。 为何'痛风'越来越多?常见的这2件事,要警惕!第1件、啤酒配海鲜 海鲜富含嘌呤和苷酸,啤酒富含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分解嘌呤和苷酸的重要催化剂,如果吃海鲜配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结合,增加体内尿酸含量,从而形成尿路结石。 若自身代谢有问题,啤酒配海鲜极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增高,引发痛风。 第2件、忽略饮食健康,导致肥胖 肥胖可以间接性影响血尿酸水平,发病率也是非肥胖者的3倍。 肥胖者的饮食结构含有高嘌呤食品,嘌呤摄入过多,尿酸的合成也会增加。 肥胖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肾脏对尿酸清除率下降,肥胖者脂肪代谢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酮体,酮体也会使尿酸排出减少,从而引发痛风。 如何有效缓解痛风?从这3件'小事'做起1、 补充菊甙、黄酮,抑制嘌呤合成 嘌呤过高是痛风的最大病因之一。它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当嘌呤过高,就会升高血尿酸浓度,使关节肿大。 而尿酸过高时,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引发痛风、关节肿大。 研究发现,菊甙、黄酮可以抑制嘌呤合成,需要从植物中获取。同时,它们还可以溶解尿酸、促进尿酸排出,从根本上改善痛风。 主要来源:云台冰菊 每日泡服云台冰菊即可满足菊甙、黄酮的摄入,减少嘌呤合成,降低尿酸含量。 2、 多吃蔬菜水果 尿酸高患者适宜多吃蔬菜,大多数的蔬菜都是利尿的。 芹菜比较适合高尿酸患者吃;芹菜中的钾能有效防止尿酸积蓄,钾和食物纤维有降血压作用,对通风并发症之一的高血压也有效果。 但是摄入过多,会有杀精的副作用。并且,芹菜与黄瓜、甲鱼、菊花、鸡肉不可同食。 3、 控制体重、适量运动 痛风患者适合关节不负重的运动方式,原则是保护关节;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散步或者跳舞,每周运动3~5次,切记,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最后,分享1个预防痛风小妙招——多喝水 少量多次,保证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ml; 尿酸排出的途径主要是肠道以及小便; 多喝水能增加排尿量、冲刷肠道、保证大便通畅,从而有效降低尿酸含量,预防痛风关节炎发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