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听起来比较直白,但其意味其实相当多。它既代表着冬去春来,冬雪渐成春雨,又代表了干燥的主旋律渐渐被潮湿所取代。因此,养生要注意祛寒湿、防春寒、增免疫。 所谓春捂,是指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还是很有道理的。 春光无限好,就是天太潮。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潮湿的天气慢慢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这里说的潮湿,包括外部环境的潮湿和人体自身的湿气。 生活环境潮湿,可以通过各种机器来解决。至于自身的湿气,则要注意以下几个小细节: 1.尽量不用冷水洗漱,洗头后要尽快将头发吹干; 2.此时不宜吃燥热的食物,同时寒凉的也不能贪嘴,不然脾气受损,寒湿就容易滞留于体内。建议吃点清淡平和的食物,即正常饭菜就可以了; 3.也可以额外吃一些能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白术、芡实、茯苓、赤小豆等。 春季人体阳气不稳,较易散泄。因此,人们在锻炼时要注意: 1.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 2.做到微微汗出,形劳神不倦,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为度,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 3.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以增强免疫力,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健身操等; 4.应尽可能选择空气流通的场所,并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5.锻炼前先排清小便,不宜进食。为维持体液平衡,可在锻炼前、后半小时内各补充一杯水。 |
|
来自: 张敏一一怡心人 > 《1.中西医养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