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没有钟繇,会有楷书出现吗?为什么?

 彭长林的图书馆 2019-02-24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与汉末的张芝、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称“四贤”,其中又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关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想必大家都耳目共睹了吧,“书圣王羲之”五个字可谓是如雷贯耳、流芳千古了,钟繇能与王羲之齐名,其书法地位,不用多解释,大家都明白了,

那么没有钟繇,会有楷书出现吗?可以很肯定的说,没有钟繇,同样也会有楷书出现,为什么说的那么肯定呢?因为在东汉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时,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46碑,统称《熹平石经》,此石经刻字严谨规范,细致端方,字的外形方正,无突出主笔,从章法及多处的用笔上,可以或多或少发现魏晋楷书意味,

综上段所述,就容易理解了,钟繇的书法取法蔡邕,兼备各体,其中以楷书最具特色,所以钟繇有“楷书正祖”的称谓,值得注意了,钟繇的楷书也是从蔡邕创作的碑刻《熹平石经》取法而来,所以即便当时钟繇没有效法《熹平石经》,自然也有其它人会这么做,因为蔡邕的书法在汉代也是赫赫有名的,



虽然钟繇是“楷书正祖”,但其楷书并不是很成熟,他的楷书还带有隶书的意味,没有后世那样的严谨规范,王羲之楷书得力取法于钟繇,是王羲之将楷书推向了成熟,最终使楷书完全独立于隶书;即便钟繇没有取法蔡邕书法,凭借王羲之的书法眼界,他也会去取法蔡邕书法,效法《熹平石经》自然也创作出楷书。总而言之,古代有书法眼界和悟性的书法家比比皆是,完全不用担心没有钟繇,就没有楷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