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课上,老师常常会提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呢?好问题有没有什么标准?为此,小编梳理了好问题的6个特征。 1.问题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标准的具体要要求,实现学习者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问题应该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对应。 2.问题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 教学问题应该基于课程内容,或隐含有课程内容所需的要素,或者基于现有课程的扩展上。 3.问题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课堂的问题应该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发生矛盾,使学生感到有认知吸引力,同时它的解决又不会超脱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 4.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事实证明,好的教学问题将能使学习者消除恐惧畏惧心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可以贴近学习者真实生活世界,保留适度挑战、设置趣味性等策略,来调动学习者投入热情。 5.问题能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 教学问题的提出,应该达到以问促问、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的目的。教学问题的设计要为学习者留有适度的思考空间,逐步培养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 6.问题陈述清晰、具体、完整 教学问题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一个表述不清、含糊混乱的教学问题不但无助于教学实施,更有可能导致教学朝无序的方向发展。 |
|
来自: thchen0103 > 《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