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哲 健康孩子: 爱吃、爱玩、不愁长 吃:任何年龄段的小儿,只要每天食欲好,就不会拒绝食物,特别是不拒绝零食。 玩:健康的小儿,只要睡醒了,就会一刻不闲地玩喜欢的项目或玩具。 长:青春期前的孩子,每天都会长高。当然,体重也会增长。一般情况下,家长每月或每三个月给孩子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即可。 不同年龄段孩子: 吃、玩、长的特点各异 家长评价孩子健康与否,主要靠生活观察,从吃、玩、长三个方面入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吃、玩、长的特点不尽相同。 怀抱儿(0~1岁): 笑有声、哭有力、手脚不闲 怀抱儿指一岁以内的婴儿。宝宝出生一个月以后会笑,以后应该每天常笑,并能因高兴而大声笑;如果不高兴,应该会大声哭,以上都是健康的表现。与此同时,宝宝的手脚也不闲着,开始似乎无目的,很快就会伸手去抓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抓到后就往嘴里送(为防婴儿吞咽异物,家长必须密切监视)。此时,家长要注意有目的地教宝宝一些有用的动作,如“抓挠”、逗笑等,让宝宝懂得和应对大人的喜怒表情等。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你对一个新生儿嬉笑,他也会对你笑;你对他保持怒目而视,一会儿他就会突然大哭。 学步儿(1~3岁): 能吃、能玩、(每月)身高能长 一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学习走路、说话,活动量大了,吃得多了,玩的目标、对象也多了,所以更闲不住。这个年龄段宝宝对环境的认识兴趣最浓,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敢抓。家长必须小心保护,避免宝宝发生意外伤害,但又要鼓励宝宝多学、快学。现在大多数家庭孩子少,家长应该有条件、有目标地多与孩子互动,基本原则就是一句话——合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如: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安排他能做到的动作(走路、说话等);配合有益玩具,教他动、教他说,合理安排,一时不闲。对此,孩子高兴,愿意做,嬉笑不停,每天如此,就是健康的标志。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出现厌烦、懒动等现象,经休息、睡觉后仍然没精神,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查一查是否生病了。 幼儿(3~6岁): 能说、能跑、醒欢、睡安 3岁以后,健康的孩子可以很快学会唱大段儿歌,并能说、能懂较复杂的言语,也会进行简单的舞蹈与游戏;在幼儿园的各项集体活动中,孩子能跟上整体节奏,并玩得高兴;按时休息,睡眠非常安稳。天天如此,就是健康幼儿。 有的家庭情况特殊,特别是孩子有残疾的,未能按常规让孩子接受幼儿园系列教育。这样的散居儿童也可居家自由成长。家长应尽可能模仿同级学校的课程要求。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只要学习达标,常有进步,生活愉快,就是健康的。 学龄儿(6岁以上): 适应学校生活 孩子入学以后,可以适应学校生活,活动能跟上同龄群体,不要求特殊照顾(如免体育课等),就是健康的标志。尽管偶尔会因病请假,但只要学习成绩合格,就是健康学童。家长应尽一切努力,避免给孩子戴上“病号、体弱”的帽子。 不同年龄小儿, 身高测量方法不同 婴儿阶段,宝宝难合作。最好是睡熟后仰卧位测量。婴儿平卧于平板床或大桌面上(软垫不能被婴儿压陷),上铺一条白床单(洗过几次,不再缩水),做为每次记录测量数据之用。婴儿卧于白单上,足跟抵住白单上每次测量的底线(位置永远不变),全身各关节均伸直。家长用一本厚书做为直角尺,贴紧宝宝头顶,量头顶至足跟的距离,画于白单上,注明测量日期。 稍大一些的孩子,以立位测量身高更好。方法是:选一面墙(最好长期不换地方),孩子背向墙直立,靠紧墙面。家长用一本厚书做为直角尺,贴紧孩子头顶,量头顶的最高点数据,画在墙上,注明日期。保留此记录,以便与日后的身高记录对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