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门医学】​花椒、竹叶椒、八角茴香

 cfvc8uzqz78e4u 2019-02-25

上篇  佛门绿色治疗

(四)饮料、调料治疗

花椒

花椒,又名“川椒”。芸香科,落叶有刺,灌木或小乔木花椒树之果实,有特有的花椒香。体小似绿豆,近圆形,色暗红,常对半开裂,种子黑色。果皮名“椒红”,种子名“椒目”,均入药。

性味:辛、温。

成分:含挥发油、不饱和有机酸等。

功用: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杞椒苈黄丸”,采用椒目逐水剂。

方剂


1.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椒红、小茴香等份,微炒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一日2次。

2.历节风、关节肿痛、肌肉消瘦、四肢不遂:椒红500克(微炒),研末,嫩叶、嫩枝各250克,炒研末,白酒为丸,每食3克,饭后服,一日3次。

3.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胃脘胀闷: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份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次服6克,一日2次。

4.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椒目60克,炒后研末,车前子、葶苈子等份,共研末,枣肉为丸,每服6克,一日2次。

5.蛔虫腹痛或胆管蛔虫、腹痛呕吐:炒川椒6克、乌梅9克,水煎,一日分3次服。

6.蛀牙痛:川椒9克、白酒30毫升,浸泡10天,过滤去渣,用棉花浸药酒,塞蛀孔内止痛。

7.咳嗽不愈:梨一个,洗净,不去皮,周围用刀划9刀,内各放入花椒3粒,计27粒,隔水煮熟服用,每日一个,睡前服。

竹叶椒

竹叶椒,又名“野花椒”。芸香科常绿多刺灌木竹叶椒树之果实,似花椒。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均有。江苏各地野生甚多,俗称“麻醉根”。其叶柄有阔翅,叶脉有针刺。结子球形,熟时赤褐色,开裂,有香气供食用和作调味品。

性味:苦、辛、温。

成分:果含挥发油。根含生物碱。

功用:芳香健胃、祛风杀虫药,微带有麻醉性。主治风寒湿痹、肺气上逆、四肢历节疼痛。

方剂


1.龋齿(蛀虫病):竹叶椒枝皮,水煎含漱,并以棉球蘸浓汁,塞蛀孔中。

2.感冒风寒、头痛:竹叶椒根10~13克,水煎后温服,盖被卧床,取微汗。

3.痧气腹胀痛、冷肚痛:竹叶椒叶、吴茱萸等份,同捣烂,敷于肚脐上,包缚固定,气通则愈。

4.胃痛、腹中气胀、风湿性关节痛、蛔虫腹痛、跌打伤痛:竹叶椒根3~9克,或种子7~14粒,水煎服,一日2次。

5.白喉:取竹叶椒叶片背面出瘿,瘿中的虫,焙干吹喉。

6.关节酸痛:椒子60克,布包煎水,先熏后泡足。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也称“大茴香”。木兰科常绿小乔木八角茴香树之木质蓇葖果。苏颂说:“气味亦如小茴香,味更甜。形状与小茴香迥别,果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但另有一种同科属有毒植物莽草的果实,形状与八角茴香相似,必须防止混淆而误食。

性味:辛、平。

成分:果实和叶均含挥发油,并带甜味。

功用:主治心腹冷气、疝、调中止痛、止呕吐。

方剂

1.大小便闭、肚腹胀气:八角茴香7个、火麻仁15克为末、生葱白7个,同研烂,水煎服,一日2次。

2.小肠疝气:大茴香30克、枳壳30克,焙燥研末,每服3~6克,温黄酒送下,一日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