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是生活,还是“活着”?

 老沔城人 2019-02-25




 





【教育读书】

是生活,还是“活着”?

作者:吴  非


    教育,究竟是为了让人美好地生活,还是仅仅帮助他们“活着”?

    我们理解的生命,是作为富有思想情感的“人”,还是“活着的人”?

    在生命历程中,人会有不同境遇,教育品质的差异有可能影响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的生命质量,影响他们的追求和对幸福的认识。教育使人崇仰精神的高贵,同理,在价值观混乱的状态下,扭曲的教育也有可能让人走向鄙俗平庸而浑然不知。

    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相当一部分教育者自身没有从工作中体会教育的高贵和庄严,他们眼中没有活生生的“人”,没有“未来”,于是,他们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向受教育者输送功利主义价值观,并不自觉地以自身的鄙俗玷污教育的纯粹,在他们眼中,人生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搏争抢,弱肉强食。教师一旦不能有尊严地工作,仅仅把教学当作谋生手段,甚至以之牟利或爬升工具,他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无品”的。现在,教育界有相当一批人把受教育的过程当作“只能赢不能输”的赛跑,从“起跑线”到“终点”,只有拼命争抢,不能喘息休息,更不能享受;一些校长教师公然鼓吹“优胜劣汰,成王败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们眼中来,学校是竞技场,学生是角斗士,学习不是精神需要而是生死搏斗。当教育者成为喊加油的看客,教育者驱赶鼓动学生参加追逐赛时,作为教师,怎么可能理解“生命教育”和“教育品质”?

    “学而优则仕”长期成为诱惑,在于统治者用被奴役被压迫、用饥饿、贫穷作为对人的恐吓,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事实佐证读书的好处,这在专制文化下极有驱动力。而今,比这更有效的,是家长和教师用贫穷和饥饿作为恐吓,逼迫孩子们努力学习。于是,读书就成为逃避贫穷饥饿和被欺凌的出路,成了为生存的挣扎,应试教育之所以形成气候,也在于社会用贫困、失业及强体力劳动对青少年进行恐吓。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今天的“读书致富论”,诱惑绵绵两千年不绝,也说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之路还很漫长。

    社会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体力劳动者地位低下,在客观上形成的底层社会,人们权利无保障,尊严受伤害,这就给基础教育造成巨大压力。应试教育成为绝大多数人希冀摆脱贫穷、失业困境的唯一出路,也因此变得丧失无理性甚至疯狂。当社会判断选择出现偏差时,不是努力去改变社会的不合理,以消除困境,而是把逃避困境解释为唯一的合理方式,这就不可能不拉低整个教育的品质。如果正视现实就不难发现,时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而且变得畸形,他们最有想象力的年华消耗在枯燥的重复训练中,师长们口口声声“为你的未来着想”,却让他们付出生命中最宝贵的童年、少年和青春。

    廉价的产品经常能迅速占领市场,因为人们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可以减少生活支出,也等同减少繁重的劳动付出。廉价商品的劳动技术含量不高,使用寿命有限,品质低劣,当它无孔不入地充斥社会每个角落时,离淘汰也就不远,有可能被全面地抛弃(也有可能被更廉价的商品、直至“一次性”取代)。价廉,物能否“美”?得看它被“廉”了其中的哪一部分。为了应试而降低教育品质,牺牲人的根本利益,比如“精神”“志向”“趣味”“诚实”,教育仅仅剩下“分数”“名次”;如果在青少年时代,最重要的“精神”“志向”“趣味”“诚实”被精简、被替换,以后将很难再萌生或恢复,那么,这一代教师如何向未来负责?未来将认为我们这一代教师缺乏勇气和智慧的,鼠目寸光,素质差。同样值得反思的,是如果教师降低了教育的品质,又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如果我们还有职业良知的话。

    那些不知名的工匠,长年累月地精工细作,不愿“大干快上”,拒绝“偷工减料”,不敢“翻一番”,他们造出的房屋,修筑的道路,几百年上千年后,坚固如初,而不是“造了拆,拆了造”地折腾。“百年树人”,人不是物,不能“回炉”、“返工”。不能因为廉价商品被抢购就可以称为“人民满意”。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以高品质的文化意识奠基。

    基础教育至少要保持一种“根本”意识,让教育富有人道精神,重在“立人”:关注“人”的成长,让人性丰满。有了这些,学生能自尊自强,能自信地生存,成为和谐的人。偶尔和先前的学生在一起,会感到愉快,按世俗标准,他们很平凡,算不上“成功人士”;听他们讲述很平常的生活故事,他们谈家庭谈子女教育,谈社会交往中难忘的人和事,讲工作中的思考和发现;人到中年,他们仍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好奇心,有很强的学习意识,而这些学习与“利益”无关;他们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对世界上的美好事物充满憧憬。——坦率的说,这样的学生不算很多,但我总是从中受到鼓舞。教师能做的努力是有限的,教师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也并非易事,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是教育的首要课题。十多年前,和一位美国老教师交谈,她的独生女儿三十多岁了,“她和你们住得相近吗?”我问。“有点远,她在非洲。”老太太笑笑说。“在非洲哪个国家?”“不清楚,去了十年了。学的是植物学。”她的话一下子让我聚合了非洲大陆的种种影像。也是那两年,友人告诉我,她学医的儿子放弃了在加拿大的职务,应聘去了非洲中部。“难道那里工资高?”“不,因为那里疟疾死亡率太高。”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有可能脱离低级趣味,淡漠名利,精神愉悦,他才会珍视生命质量,成为“和谐的人”。人在社会生存,所面临的各种困扰,往往在于受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生命教育,没有认真思考“生活”与“活着”的不同。被剥夺了童趣的小学,被桎梏了梦想的中学,被物质欲望诱惑,没有自由思想的青春,即使此后有幸成为“业界精英”“上榜富豪”,是不是真的值得羡慕,是不是真的“美好”?如果连自己也怀疑“成功”的价值,他怎么可能享受教育人生?

    因此,若论目前的教育品质,相当多的人大概只是停留在“活着”,而非“美好的生活”。

    今天,人们都开始认同教育是一种“社会服务”,然而,培育人的社会服务完全不同于用货币交换的商业服务,这一常识往往被严重曲解,甚至教育界自身也在歪曲教育,自轻自贱。如果把教育当作“产业”,并且“产业化”,那学校就有可能成为生意场,课堂就有可能成为知识贩售,“教育”就很难获得社会敬重;社会不敬重教育,人们只看重教育带来的利益,教育就不可能完成“立人”的使命。


    (来源:京师书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