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疗效说话!疗效如何,用生活状态说话!用指标说活! 12 本期整理者 王丽琴 来自湖北十堰,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内科学(经方治疗内分泌疾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李赛美教授。 12 本期整理者 汪 嵘 本科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内科学(经方治疗内分泌疾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李赛美教授。 病案整理如下 初诊 (2017-1-12) 徐某,女,31岁。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9天。 患者9天前查FBG 8.2mmol/L,2h PG 10.46mmol/L,HbA1C 7.4%,确诊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二甲双胍(1# tid),血糖控制欠佳。 既往无特殊病史,2016年12月曾行药流。 今晨自测FBG 6.3 mmol/L,2h PG9.2mmol/L。 刻诊:体倦乏力,口干不多饮,喜饮温,偶头晕,易饥,多梦,大便溏,小便黄,纳可,舌红苔薄黄腻,左脉弦,右脉濡。Lmp:2016-10-18,经行7日,经前乳房胀痛。身高165cm,体重81.5kg,BP 130/74mmhg。 中医诊断:消渴病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 建议停降糖西药,改纯中药治疗。 辨证为太阴寒湿兼阳明湿热,治以温中健脾,清热祛湿,拟四逆汤、葛根芩连汤、二至丸、四君子汤合方加减。 处方:附子,炙甘草,干姜,葛根,黄芩,黄连,茯苓,党参,白术,女贞子,墨旱莲等。共7剂,煎煮2次,分温服。配合中成药降糖三黄片、盐酸小檗碱,饭后服。 嘱完善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二诊 (2017-1-25) 今晨FBG 6.5mmol/L,2h PG 7.7 mmol/L。 2017-1-14我院查OGTT:6.79-12.67-16.88-13.80-6.05mmol/L,胰岛素释放:18.24-52.08-116.9-127.6-34.42mIU/l。 刻诊:口干,余无不适。纳眠可,大便成形,1-2次/日,小便量多,色黄。舌尖边偏红,苔薄白,脉细滑。Lmp:2017-1-16,7日净,量少,色暗红,痛经。 口干提示津伤,效不更方,上方加生地黄。共10剂,煎煮2次,分温服。余方案同前。 三诊 (2017-2-22) 今晨FBG 6.0mmol/L,2h PG 6.8mmol/L。 服上方后口干缓解,小便调。 刻诊:头晕,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滑。Lmp:2017-2-17,现月经第6天,量可,色暗红,少量血块,无痛经。体重79kg。 处方:守上方,去墨旱莲,加赤芍。 建议完善糖尿病专科检查。 四诊 (2017-3-16) 2017-3-16我院查Glu 7.12mmol/L,HbA1C 6.5% ,OGTT:7.29-7.54-10.23-9.73-7.02mmol/L;胰岛素释放:15.21-19.42-60.85-120.7-98.37mIU/l。 刻诊:偶胸闷,多梦,纳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体重77kg,腰围97cm,臀围102cm,BP 117/74mmhg。 处方:守上方,黄连、黄芩加量,去玉米须、生地,加熟地黄、虎杖。 共10剂,煎煮2次,分温服。中成药同前。 五诊 (2017-4-27) 近期FBG 3.2-6.6mmol/L,2h PG 3.2-6.8mmol/L。 服上方后梦减。 刻诊:记忆力稍减退,心神不定,头晕,口苦,纳可,多梦,二便调。舌红苔黄腻,左脉细滑,右脉沉弱。Lmp:2017-4-24,现经期第4天,量可,色暗红,少量血块,小腹胀。 体重76.5kg,腰围96cm,臀围105cm。 近3月体重下降10斤。 守上方加远志、益智仁,10剂,隔日一剂,水煎服至200ml,饭后温服。中成药减量,嘱复查糖尿病专科检查。 六诊 (2017-5-18) 2017-5-18我院HbA1C 5.9%,TG、TC、HDL-C、LDL-C正常。OGTT:6.15-8.04-10.93-9.31-6.41mmol/L。INS释放:16.11-38.35-119.1-129.2-73.74mIU/l。 服上方后头晕完全缓解,多梦、记忆力减退改善。 刻诊:偶晨起口苦,纳眠可,大便日2-3行,成形,有排便不尽感,小便调。舌尖边红,苔薄黄干,脉细滑。 体重77kg,腰围93cm,臀围103cm。 处方:守上方,赤芍改为白芍。共10剂,煎煮2次,饭后温服。继续中成药方案。 七诊 (2017-6-21) 今晨FBG 4.6-5.3mmol/L,2h PG 4.5-6.2mmol/L。 刻诊:现无特殊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尖边红,苔黄腻,左脉滑,右脉沉弱。Lmp:2017-5-26,7日净,量可,色暗红,小腹微胀。 体重74kg,腰围89cm,臀围100cm。 处方:守上方,加建曲。10剂,隔日一剂,饭后温服,嘱药后如无明显不适,可自行停药。 八诊 (2017-7-22) 近日FBG 4.1-4.6mmol/L,2h PG 4.7-5.0mmol/L。2017-7-17我院查HbA1C 5.7%,HDL-C、LDL-C、TG、TC正常。OGTT:3.87-7.27m-9.13-5.97-4.35mmol/L;胰岛素释放:11.46-28.77-94.58-60.91-20.44mIU/l。 刻诊:现无特殊不适,纳可,偶多梦,二便调。舌红,边齿痕有芒刺,苔薄腻少津,黄白相间,脉弦细。Lmp:2017-6-26,7日净,量色可,首日小腹胀。 辨证为肝脾不和,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枳壳,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垂盆草,郁金,鸡内金,黄芩,生地黄等。共7剂,饭后温服。 建议患者停药观察,定期复查糖尿病专科指标。 请看以下数据对比图 后记 随诊至今,患者已停药1年余,体重稳定在60kg,期间复查血糖相关指标均正常。患者为初发糖尿病合并肥胖,经西药治疗1周改为纯中药治疗半年后,血糖降至正常,HbA1C由7.4%降至5.7%,体重半年内下降15斤,一年来下降达40斤,BMI由29.9kg/m2下降至22kg/m2,疗效显著。且患者于2018年11月获悉已怀孕7周余。目前仍在李教授门诊调理养胎。 近期随访已经停药1年半,体重怀孕前稳定在60kg,近期空腹血糖在3.8-4mmol/L,餐后2小时波动在6mol/L上下,糖化血红蛋白5.3%,目前已经妊娠第23周(第二胎),无特殊不适,孕期检查也正常。 体会 缘患者素体脾虚,内有寒湿,湿困阳气则体倦,湿困中焦,清阳不升则头晕,口干不多饮、便溏皆为脾虚寒湿之证,然湿邪内郁日久化热,热则消谷善饥,湿热从下焦而出则小便黄,热扰心神则多梦,舌红苔薄黄腻、脉濡皆为脾虚寒湿兼郁热之佐证。太阴脾虚寒湿为本,阳明胃肠湿热为标,治宜寒温并用、平调阴阳,以四逆汤温补太阴虚寒,葛根芩连汤清泻阳明湿热。因湿热伤阴,且利湿有伤阴之弊,加二至丸兼养阴,更以治消渴要药“天花粉”清热生津。全方寒热互用,攻补兼施,配合中成药小檗碱(主要成分为黄连素,现代药理学表明黄连素具有降糖作用),古方与现代药理结合,患者经七诊后,诸证悉除,指标恢复正常。八诊患者脉弦细,弦为肝郁,细为血虚,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其气易郁,李教授重视肝脾同治,投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李教授临证辨治2型糖尿病,不拘于养阴清热一法,融温补、清热、开郁、养阴等多法于一方之中,因辨证处方用药灵活,历经半年指标恢复正常,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亦为获效的重要因素。 李赛美教授按 此案例糖尿病合并肥胖,经纯中医治疗后有三重获益:一是血糖及胰岛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二是减肥成功,而今大美人一个!与身份证判若两人,朋友曾怀疑她整形了; 三是顺利自然受孕。 患者疗程半年,现已完全停服中药,各方面情况均十分稳定。得益于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心身同调,综合整体个性化治疗思路。中成药治标,尤其针对患者相关西医血糖、血管病变指标。中药汤剂辨证论治,突出其灵活性,个性化治疗,重点关注患者全身状态,气血阴阳平衡。因而获得全方位且持久的疗效。当然离不开患者对中医的执着和信赖。不断探索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与规律,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是我们中医人,尤其作为一名内分泌专科医生一生的追求和担当! |
|
来自: 彼案 > 《糖尿,前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