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味 归 经 甘、辛,凉,归脾、胃经。 药 物 功 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记 忆 口 诀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泻阳。 用 法 用 量 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名 医 别 录 “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临 床 应 用 一、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1)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发汗解表之力较强的解表药配伍,代表方:葛根汤。 2)若外感风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须与柴胡、黄芩等解表、清热之品配伍,代表方:柴葛解肌汤。 3)治疗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桂枝、白芷同用,共凑发表解肌、调和营卫之功,代表方:桂枝加葛根汤。 4)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每与其他发散风热药如薄荷、菊花、蔓荆子同用。 二、麻疹不透: 1)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每与解表透疹药同用,代表方:升麻葛根汤。 2)若麻疹已现,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忽冷忽热者,须与荆芥、蝉蜕、牛蒡子等配伍以疏风透疹、宣肺祛痰。 三、热病口渴,消渴证: 1)治疗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同用。 2)治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与天花粉、生地黄、麦冬等配伍,代表方:天花散。 3)治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廋乏力,气阴不足者,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等,代表方:玉泉丸。 四、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1)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与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止泻药配伍,代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2)治脾虚泄泻,须与补气健脾止泻药配伍,代表方:七味白术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