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骨质疏松初期无任何症状,多数人都感觉不到。随着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的破坏,患者会逐渐出现慢性腰背痛、脊柱变形等症状,检查时,大多患者骨钙已丢失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骨头变得更硬,更结实呢? 年轻时要打基础有资料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约为61%,女性则高达90% 。骨质疏松多“青睐”女性,与女性骨架小、骨质软、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减肥、运动量不足及哺乳期过长等有关。 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在30~35岁达到峰值骨量。此后,开始骨丢失。要想老了之后骨头硬朗,就必须要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让骨变健康。 骨健康其实很简单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由四大元素组成 父母遗传因素占15% 环境因素占17% 医疗条件占8% 生活方式占60% 前三种因素,很多时候我们都无能为力,可生活方式,是自己决定的。保持健康,预防“软骨头”,告别腰酸、背痛、关节疼,其实很简单。怎么吃?怎么动?其实都有小秘密。 让骨头变硬怎么吃?补钙绝对是预防骨质疏松的超级流量,今天就不废话,咱们说点别的干货!
让骨头变硬怎么动?上肢 平常多做一些经常挥动手臂的运动,比如打棒球、打网球、打壁球、打排球等,做这些运动不仅能够锻炼上肢力量,还能够锻炼自身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下肢 骨质疏松的人,容易骨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扶墙双腿轮流单腿站立,既可以锻炼下肢, 又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膝关节 靠墙静蹲绝对是膝关节疾病的克星,可用于防治膝关节骨质疏松。 胸腰椎 桥式运动可用于防治胸腰椎的骨质疏松。 针对钙,骨头变硬有误区1/ 钙不代表治疗骨质疏松 大量补钙不能逆转骨量减少,更不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 2/ 补钙不是越多越好 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毫克,一般至少能从膳食中摄入钙500毫克。钙的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毫克。摄入过多的钙,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使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导致高钙血症,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身体健康。 本文审稿专家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邢斌副主任医师 咨询病情请加微信:gushihuixz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