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培养和任用是纲要实施的重心

 江山携手 2019-02-25

教师的培养和任用是纲要实施的重点——纲要学习体会之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终于出台了,专门列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用51至55条来谈教师队伍建设,该说的纲要都说了,现在关键是实施。

    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农村,农村教育要想得到真正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贯彻纲要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我认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和任用政策的倾斜和导向。

    1、当前农村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年轻教师“不愿去”,不得已去了也“留不住”,留住了人留不住心也“教不好”。目前实行的国家的“农村教师特岗”和我省的“资教行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所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上应该出台特别政策,从招生上就应该向农村本地学生定向招生,学生自愿报名,面试合格后签约(愿意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入学,免费培养,毕业后回当地中小学任教,只有当地学生才可能扎根当地学校。

    2、改革教师的任用制度,当前实行的国家“农村教师特岗”和我省的“资教行动”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并且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据我的调查了解,一些资教生并非师范专业毕业,能力也差,但一下去支教好像就成了“救世主”,书教得不怎么样,工资却比农村学校工作过10年左右的教师还高,严重挫伤了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所以在教师任用上应该按编制需要从师范毕业生中严格招考,不要总搞这些临时性教师去损害农村学生一辈子的发展。

    3、建立县域教师流动机制,中小学教师每六年必须在县域内学校流动,只有教师流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禁止中小学教师自由流动,尤其禁止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4、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不合格的教师转岗退出,不淘汰不合格教师,不可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5、改变教师编制城乡倒挂的现状,建立农村生师比低于城市生师比的教师编制制度。只有以高工资、低工作量来吸引优秀人才当农村教师,才能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建立省域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制度,工资由国库统一发放,现在按“当地公务员”水平发教师工资的规定,落后地区永远吸引不了优秀教师、更留不住优秀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