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成婚。王弗聪明务实,温柔贤惠,与苏轼夫妻情深。可惜二十七岁便驾鹤仙去,东坡失去了生活上的支柱。熙宁八年,东坡知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醒来悲伤难抑,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十年生死两茫茫”,此时距妻子去世恰好十年整。 天人永隔,死生不复相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是活着的人的绝望。王弗去世后被葬于四川眉山,与密州相隔千里。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放外任,而密州又恰逢凶年,几已到了食杞菊为生的地步,此时苏轼的凄凉,既有怀人的悲伤,亦有世路艰辛的悲戚。十年的奔波,早已是满面憔悴,鬓上添霜,如果相见,恐怕你已认不出我了。尘世的不如意,与妻子当年相濡以沫的情感就更加难忘。如今只有在梦里相见,你依稀是当年的容颜,正对镜梳妆。而我有多少话想对你说,却一句也说不出,唯有泪落千行。 东坡天性率真洒脱,毫无防人之心,在世事洞明察人观事上王弗成了他的人生导师。东坡与来访的客人谈话时,王弗总是躲在屏风后屏息静听。一次客人走后,她对丈夫说:“你跟他说那么多话做什么呢,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要提防这样的人,速成的交情是靠不住的。”她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贤内助。 古来写男女感情的词作颇多,但大多是写与情人、歌姬之间的情,因受到伦理纲常的约束,很少有将夫妻情感写得如此深情真挚的。婉约能手柳永写别情需用寒蝉、晚风、暮雨、长亭来渲染悲伤的气氛,苏轼悼亡开篇却直截了当,不做任何铺陈与渲染,用语又极家常自然,但死生不能相见的悲情却迎面而来,直抵心肺。 宋词中写男女之情,很少有东坡这样的大气韵,他常在凄凉中透着生命的无常感,这首江城子算是他的婉约之作,而格调却极高。柳永《雨霖铃》中写情人分别,是卿卿我我的单一情感,而苏轼的情却带有一种开放式的空阔感。十年、千里、生死、茫茫、孤坟、月夜、肠断,无不给人一种在沉痛的深情中带着无法抹杀的空茫感。 我读经典 品评苏东坡之二 |
|
来自: bodleian libr... >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