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书治要》中 的观人之道

 挺好图书 2019-02-26

                      《群书治要》中 的观人之道

       《群书治要》中 的观人之道体现在观言、 观事、 观行、 观友、 观德、 观佞、 观心、 观诚八个方面。

       观 言, 就是要观察一个人的言语; 观事, 就是要看一个人所做的具体事情以及如何去做; 观行, 就是要明察 一个人的正邪; 观 友, 就是要观一个人结交的朋友; 观德, 就是要观一个人的德行; 观佞, 就是要辨别出哪 些是奸佞小人, 以便远离这些人; 观心, 就是要观察一个人是否有仁爱、 恻隐、 同情之心; 观诚, 就是要依 照事物所呈现的面目进行全面观察。  
       古人重视观人, 不仅为了知人善任, 亦在于自 知。 《群书治要》 观人的八个方面, 即观言 、 观事、 观 行、 观友、 观德、 观佞、 观心、 观诚, 对如何辨别一个人 德之贤不肖, 才之能与否条分缕析, 娓娓道出, 足可 为后人借鉴取法。

       其行便是此理。 《傅子》 上说, “上好德则下修行, 上好 〔 2〕 言则下饰辩。 ” 如果君主喜欢德行, 那么下级、 属下 都会纷纷地去修养自己的品行; 如果君主喜欢言谈, 下边的人都会争相修饰言辞, 文过其非。 “修行则仁 义兴焉, 饰辩则大伪起焉。 ” 人人都重视修养品行, 天

       一、 观言:  就是要观察一个人的言语。 《周易》 有言: 伪的风气就会兴起, 古人谓之上行下效, 这是必然的 “将叛者其辞惭, 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 躁人 征兆。 “德者难成而难见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悦者 〔 1〕 ( P244) 之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 失其守者其辞屈。” 也。 ” 但是德行的成就是很难的, 也很难被发现、 被看 也就是要从其语言所呈现出的特点而逆测其心理, 见, 而言语是很容易被编造的, 也很容易取悦人。 “先 道说之容易, 且爱听好话的人很多, 所以并不崇尚言 《论语》 中有很多经典的观言之例。 比如 “巧言令 谈。 “不尊贤尚德、 举善以教, 而以一言之悦取人, 则 一个人花言巧语, 致力于言语的好听, 天下之弃德饰辩以要其上者不尠矣。 ” 如果不尊崇贤 色, 鲜矣仁。” 而伪装出和善的面目,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之心 。 能之人,重视道德,即通过引导人们向善来教化百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亦即一个君子, 在言语上 姓, 却只说句好话来取悦人, 那么天下背弃道德, 追 应该缓慢不疾, 但在行为上要敏捷、 雷厉风行。正因 求言辞、 修饰、 能言善辩, 来要求他们的君主给他们 为一个人巧言令色, 很少有仁德之心, 所以 “君子不 以言举人” 。不可因为他说得很好听, 就对其委以重 任。 《论语》 上也说, “有言者不必有德” 。一个人言虽 动人, 却未必实有其德。孔子谓既要听其言, 还要观 封赏的人就不会少。 因为 “德难为而言易饰也” , 德行 很难修养, 很难成就, 但言语却很容易修饰。 所以, 孔 子云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不过, 懂得观言之妙尚不 足, 还应懂得 “观言不如观事” 之理。 进而了解其德操、 性情。古人谓言为心声, 故知人莫 善于观言。 王知言之易, 而悦之者众, 故不尚焉。 ”

       二、 观事 :观事,就是要看一个人所做的具体事情以及如 何去做。在 《论语》 中孔子说 “众恶之, 必察焉; 众好 之, 必察焉。 ” 如果所有的人都厌恶他, 你也不要轻易地相信, 要认真地去考察; 如果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不易, 故人君不但要奖掖此六正之臣, 尤应辨别所谓 你也不要认为他很有德行, 你也要认真地去考察他。 六邪之人。 子贡曾问孔子 “乡人皆好之, 何如? ” 全乡的人都称叹 “六邪” , 即六种邪曲不正的行为。 “一曰安官贪 他,认为他好、 喜欢他, 这个人怎么样? 能不能判断他 是一个善人呢?孔老夫子回答说 “未可也 ” , 还不一 定。 子贡又问, “乡人皆恶之, 何如? ” 如果全乡的人都 禄, 不务公事, 与世沉浮, 左右观望 。 如此者, 具臣 也。”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 主所为皆曰可, 隐而求主 之所好而进之, 以快主之耳目, 偷合苟容, 与主为乐,如此者, 谀臣也。 “三曰中实险诐, ” 外貌 厌恶他, 那可不可以判定这个人就是个恶人呢? 孔老 不顾其后害。 夫子就说 “未可也” , 仍然不能够判定。孔子继续说: 小谨, 隐其 巧言令色, 又心疾贤, 所欲进则明其美 、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 不如全乡里 恶, 所欲退则明其过、 匿其美, 使主赏罚不当, 号令不 善良的人都喜欢他, 不善良的人都厌恶他, 这样才能 行。如此者, 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 辩足以行 够判断出这个人的善恶。 《六韬》 上讲, 如果不审慎地 说, 内离骨肉之亲, 外妒乱朝廷。如此者, 谗臣也。” 考察一件事情, 只是听人们的赞誉来判断一个人, 很 “五曰专权擅势, 以为轻重; 私门成党, 以富其家; 擅 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 “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 矫主命, 以自显贵。如此者, 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 智, 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 则多党者进, 少党者退, 邪, 坠主于不义, 朋党比周, 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 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 忠臣死于无罪, 邪臣以虚誉取 是非无间, 使主恶布于境内, 闻于四邻。 如此者, 亡国之 爵位, 是以世乱愈甚, 故其国不免于危亡。 ” 如果君主 臣也。” 故而, 观人之行不仅要知六正, 更要明辨六邪。 以世俗大众所称赞的人为贤德、 智慧之人; 以世俗大 古人谓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正者难容而邪者易进。人 众所毁谤的人为不肖之徒,那么党徒多的人就会被 举进 、 推荐上来担任领导; 而不愿意结党营私 、 党羽 少的人就会被罢退。这些邪曲不正的人结党营私, 排 除异己, 把真正贤德的人给蒙蔽了, 致使信者见疑而 忠者被谤。 邪曲不正的臣子以虚有的声誉, 取得了领导 的位置就会使这个世间的乱象越来越严重,一个国家 就免不了要危亡。 观言之余更要观事, 便是要杜绝逞口 舌之能之徒混淆是非, 而荐举干练之才、 有为之人。 

       三、 观行: 所谓 “观言不如观事, 观事不如观行” 。 《群书治 要 · 说苑》 提出 “六正六邪” 以观人之行。 “六正者: 一 曰萌芽未动, 形兆未见, 昭然独见存亡之几, 得失之 要, 预禁乎不然之前, 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 天下 称孝焉, 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白意, 进善信道, 勉 主以体谊, 谕主以长策, 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 功成事 立, 归善于君, 不敢独伐其劳, 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卑 身贱体, 夙兴夜寐, 进贤不解, 数称于往古之德行事 以厉主意, 庶几有益, 以安国家社稷宗庙, 如此者忠 君唯有明察人臣之正邪, 方能扬善除恶, 避免危亡。

        四、 观友 :观友, 就是要观一个人结交的朋友。 《孙卿子》 上 说, “夫人虽有性质美, 而心辨智, 必求贤师而事之,〔 4〕 择贤友而友之 。” 一个人虽然禀性质朴 、 美好、 美 善, 心智非常的聪慧, 但必须求贤师学习, 择贤友交往。 “得贤师而事之, 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如 果你得到的是真正贤明的老师, 并向他学习, 那你每 天所听到的都是尧舜禹汤、 古圣先王的道理。 尧舜禹 汤都是很有德行的人, 都是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 , 不怨天尤人的人。 他们的德行很高, 确实可以让后人 效仿。 “得良友而友之, 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得到好的朋友和他交往, 你所见到的都是忠诚信实、 恭敬礼让的品行。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 靡使 然也。 ” 你每天进修仁义以求进步, 却不知不觉, 这是 “今与不善人处, 则所闻者欺诬、 诈 潜移默化的结果。 伪也, 所见者污漫、 淫邪、 贪利之行也, 身且加于刑戮 而不自知者, 靡使然也。” 如果现在结交的都是不善臣也。四曰明察幽, 见成败早, 防而救之, 引而复之, 之人, 所听的都是欺骗、 巧诈、 虚伪的言行, 所看都是 塞其间, 绝其源, 转祸以为福, 使君终以无忧, 如此者 邪污、 卑下、 放荡、 邪曲不正、 贪图利益的行为, 致使 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 任官职事, 辞禄让赐, 不受赠 自己会被刑罚处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 遗, 衣服端齐, 饮食节俭, 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国家昏 结果。择友不可不慎, 是故, 孔子便曾言毋友不如己 乱, 所为不道, 然而敢犯主之颜面, 言君之过失, 不辞 者。 古人常说, “亲附善友, 如雾露中行, 虽不湿衣, 时时有润。 ” 和善良的、 有德行的人交朋友, 亲近这样的 善友, 就像在雾水中 、 露水中行走一样, 虽然打湿不 了你的衣服, 但你时时都蒙受他德风的滋润, 就是不 知不觉中你也有了这种熏陶。 古人云,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 香, 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者焉。 ” 与 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 善良的人交往, 就像进入种植着芝兰的房屋, 久而久 之, 你闻不到它的香味, 因为你已经被它同化了。和 不善的人交往, 就如同进了一个卖鲍鱼的店铺, 一开 始进去的时候, 你还觉得腥臭难闻, 但在里面时间长 所以, 君 了, 就闻不到这种腥臭了, 你也被它同化了。 子必须谨慎地结交朋友。古人谓 “同声相应, 同气相 求,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说的正是交友之重。

       五、 观德 观德,就是要观一个人的德行。观德有很多方 法, 《六韬》 提出从仁义忠信勇谋六个方面, 来观察一 个人的德行。 “富之而不犯者, 仁也。” 让一个人富裕
在古代中国本质上便是观察仁 这个道理。所谓观德, 义忠信这些德性。而中国自古强调的忍字, 就是这种 德性的最高体现, 同时也包含着古人最深刻的智慧。

        六、 观佞 观佞, 就是要辨别出哪些是奸佞小人, 以便远离 《论语》 中说 “放郑声, 远佞人, 郑声 这些人。孔子在 淫, 佞人殆 ” 。 朱熹在注中说 “ 佞人, 卑谗辩给之人 也” 。虽然 “佞” 之本意是有才智之人, 而且不佞作为 自谦之词常为人所熟悉,但内中却包含了有才却不 正之意。所以, 观佞乃是要从德性一面观其事实, 即 德不称则其余不足论。 《韩非子》 言 “凡奸臣者, 皆欲顺人主之心, 以取 信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 臣从而誉之; 主有所 憎, 臣因而毁之。 ” 凡是奸臣, 都愿意顺着君主的心思 去做, 为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宠幸。 君主认为好的 事, 他就会跟着去赞叹它; 君主所憎恶的事, 他就跟 着去诋毁它, 这是奸臣, 也就是佞人的意思。 .......
      讲齐国田巴先生与齐王的事迹就凸显了观佞的重要 起来, 而不触犯礼法, 这是仁的表现 。 “贵之而不骄 性。另一个众所周知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所传 者, 义也。 ” 使一个人尊贵, 而不骄慢, 这是义的表现。 达的道理同样如此。他们以此来劝谏齐王任用能够 “付之而不专者, 忠也 ” 授予其官职, 他不独断专行, 犯颜直谏的人, 因为这样才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 而 这是忠的表现。 “使之而不隐者, 信也。” 让他去做某 事, 他对你没有隐瞒, 这是信的表现 。 “危之而不恐 者, 勇也。” 让他处于危难的境地, 看看他有没有恐 惧。如果他没有恐惧、 泰然自若, 说明此人勇敢。 “事 不要任用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不为巧言令色者所迷 惑。王安石曾经正色对吕惠卿说“放郑声不若远佞 人” , 可见佞人为人所痛恶之极。这就尤须人君能正 己正人, 明察以辨奸佞。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一文中曾.......
之而不穷者, 谋也。 ” 让他处理一些事情, 甚至是突发 言 “亲贤臣远小人” 即是此理。 奸佞小人常易得志, 恰 事件, 看看他会不会困窘。 惑人之心。所以, 他如果不困窘、 不会计穷, 在其能混淆视听, 自古以来奸佞之 但这六个方面不可颠倒, 必须按照仁 说明他有谋略。 义忠信勇谋这样的次序。仁义忠信是基本的也是首 要的德性, 没有仁义忠信便不足谈及其他。 古人说 “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 德不谦者, 失天下 亡其身, 桀纣是也, 可不慎乎。” 一个人贵为天子, 富 有四海, 却不谦虚, 结果导致失去天下, 丧失性命, 这 徒深为人所嫉恨, 不得不防也。观佞便是要正左右, 进贤退佞, 此人君不得不必知之道, 必备之能。

       七、 观心: 古人曾云 “相由心生” 、 “言为心声” , 从一个人之 言行相貌可推知其德性之高下。 凡宽厚的长者, 都有 一种慈眉善目之相, 令人一见便欲亲近。 内心曲邪之
就是桀纣的所作所为, 怎么能不谨慎? “故 《易》 有一 人则多呈贼眉鼠眼之相。 因为一人之相貌, 或者其神 道, 大足以守天下, 中足以守国家, 小足以守其身。” 情都表现出其内心之德行, 使人一见便知。 此所谓观 其中的 “道” 即 “谦之谓也” 。 《易经》 上有个道理, 大可 以守护天下, 中足以守护国家, 小可以守护自身, 这 “道” 就是谦虚。中国人说, “谦卦六爻皆吉” 。谦卦 个 的卦象是地山谦。 平时高山都是处于平地之上, 但在 谦卦中, 高山宁愿居于平地之下。 好比一个人才华横 溢又有权有势,就像一座高山一样,但他非常地谦 心。 “言为心声” , 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言语, 看他内 心之仁厚刻薄 。 《格言别录》 上说, “德薄者, 其心刻    德行浅 傲, 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 见到每个人, 都有可憎恶 、 挑      卑, 自卑而尊人, 不居功自傲。这样的人, 即使很有成 见到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 都值得自 就、 很有才华, 也不会招人嫉妒, 这正是拥有谦德所致。 的人心平气和, 所以他口里所赞叹认可的人就很多。 俗语所谓的 “观德于忍” “ 、一切法得成于忍” 说的也是 己学习, 古人说 ........
剔的地方, 以为皆不如己, 故其鄙视之人很多。 因此, 所说之话也必定带有鄙夷的味道。 相反, “德盛者, 其 心和平, 见人皆可取, 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 德行很高........
“刻薄之人多有鄙吝之语,德厚之人多有温润之言” 成领导托付给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这就尽到了忠心。 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 我们观察一个人德行宽厚还是 “乡党之间, 观其信诚。 ” 和同乡、 朋友之间相处, 观他 浅薄, 从他说出的言语就能判断。 观察人心, 不在其所说的话多么悦耳动听、 善解 人意, 重要的是观察此人是否有仁爱 、 恻隐、 同情之 《韩诗外传》 所载之事可见一斑: 田子方出, 见道 心。 旁有一老马, 弃之无养, 羸弱不已。 他长叹一声, 然后 是不是信实诚恳。 “设之以谋, 以观其智。” 让他谋划 一个事情, 看他的智慧如何。 “示之以难, 以观其勇。 ” 把这个困难展示在他面前,看看他有没有勇气去承 “烦之以事, 以观其治。” 让他处理各种各样的事 担。 情, 看他有没有治理的能力 。 “临之以利, 以观其不........
就问马夫, 这是谁之马? 车夫回答说, 这是公家之马, 贪。 ” 让他面临利益的诱惑, 看他有没有贪心, 够不够 今疲老不能再用, 所以便放之。田子方说, 年轻的时 廉洁。 “滥之以乐, 以观其不荒。 ” 让他沉迷于声色、 声 候用尽了它的力气, 而年老力衰了, 就把它给丢弃, 乐, 看看他是不是荒淫无度, 没有放纵 、 没有节制 。 他就花钱赎回此马。穷的读书人 “喜之, 以观其轻。 ” 以利益、 名声让他高兴, 看看他是 仁者所不为。因此, “怒之, 以观其重。 ” 让他生气, 看看他够不 听闻此事, 便知当归附如田子方之类心有仁德之人。 不是轻佻。 田子方对待马犹且如此, 更不用说对待人了。故而, 够沉稳。 “醉之, 以观其失。 ” 让他喝醉酒, 看看他酒后 观人之心以观其仁德为上。古人谓人者, 仁也, 倘若 一人心无仁德, 其余何足道哉! 而一个人心有仁爱与 否, 确实为人们所欲知。有仁心之人, 处处推此仁心 及于他人, 故人皆坦诚相待, 反之亦然。没有仁心之 人, 大概是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厚爱的。 所以, 观心 首先就是观察一个人的仁人之心,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 “异于禽兽者几希” 恻隐之心, 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 根本所在。而要从根本上去观察一个人, 就是看其有 无仁爱之心。观心之大, 正在观其仁心之宽厚与否。 

       八、 观诚 “诚” 并不是诚恳的 “诚” , 而是依照事物所呈现 的面目进行全面观察。 观人之诚亦是如此。 唯有对人 是不是有过失。 “纵之, 以观其常。” 放任他、 放纵他, 看看他还能不能够信守伦常。 “远之, 以观其不贰。” 疏远他, 看看他是不是有二心, 够不够忠诚。 “昵之, 以观其不狎。” 亲近他, 看看他是不是轻薄。 “复征其 言, 以观其精。” 反复地对比他前后的言论, 看看他是 不是精通自己所说的。 “曲省其行, 以观其备。 ” 暗地里 访查他的品行, 看看他的品行是不是完备。既有对一 个人平时的观察, 也有对其在非常时期的表现进行观 察; 既观察他的德行, 也观察他处理事物的能力。 中国古人的观人之法对于我们现在观察人 、 任 用人仍然非常有帮助。 学习这些观人的方法, 并不是 旨在更好地算计、 对付别人。而是为了了解人性, 防......
       进行全面的观察才能够得出一个不偏不倚的结论 。 微杜渐, 扬善而去恶。而真正观察一个人, 首先要求 《周书》 上说: “富贵者, 观其有礼施。” 一个人很富贵 的是自己心地清静。人心不静, 则难以明察万事, 如 流波不能也。然而现在人心中波澜很多, 甚 时, 看他是不是有礼好施, 愿不愿意施舍贫穷的人 。 水鉴影, “贫穷者, 观其有德守。 ” 这个人地位卑贱, 又贫穷, 就 至生起波涛, 时或大悲 、 大怒、 大喜, 致使心不清静, 观他有没有德行操守 。 “嬖宠者, 观其不骄奢; 隐约 因之对人的判断, 便不乏歪曲和偏激之处, 难以曲尽 者, 观其不慑惧。” 受宠的人, 观他是不是不骄慢, 不 奢侈;处于困厄境地的人,观他是不是没有畏惧之 其情。如果心地不清静而去观察人, 往往导致 “以小 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所以, 我们观察别人, 要观察得.......
心。 “其少者, 观其恭敬好学而能弟。 ” 年轻人, 观察他 清晰彻底, 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自身修养, 使自己身心 是不是有恭敬心, 好学上进, 又能够尊敬长辈, 友爱 清静。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 兄弟。 “其壮者, 观其洁廉务行而胜其私。 ” 人到壮年, 性, 则知天矣。” 观人之法不尽于此, 不过举其要者。 观察他做事是不是廉洁有守, 能够克制自己的私心。 无论人君选官, 平日交友, 都当细心斟酌, 以便进贤 观其思慎、 强其所不足而不逾。” 上了年纪 远不肖, 弘扬正直之气而移风易俗化成天下。 “其老者, 的人, 观察他的思考是不是缜密, 让他去勉强做他力 〔 1〕 朱 熹.周易本义 ·  “父子之间, 观其慈孝。” 父子之间相处, 看看是不是父亲慈爱儿 女, 儿女孝敬父母。 “兄弟之间, 观其和友。 ” 兄弟之间 相处, 观察他们是不是和睦友爱。 “君臣之间, 观其忠 惠。 ” 君臣之间相处, 观察君对臣是不是有仁惠, 臣对 君是不是竭忠尽智。 “忠” 是尽己之位, 竭尽全力地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