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坚持每天学习

 江山携手 2019-02-26
如何提高意志力&如何坚持每天学习

第一篇 如何提高意志力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无,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显得遥不可及。---西奥多·罗斯福

      自律,又常称意志力,是在实现目标的艰辛路途上不可或缺的品质,其他还需要的品质有努力,决心和毅力。心理学家称这些品质为“坚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一系列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坚韧不拔的人更容易在学业、工作及其他方面获得成功,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富有激情,忘我投入,才可以克服漫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绊脚石。换句话说,成功不仅要靠才能,还要有一种个性,一种精神。马丁·赛李曼说过:“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除非你是天才,否则是不会胜出的。”---彼得·道斯考

      坚毅比意志力含义更深远,所以意志力是坚毅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要实现日常的短期目标,意志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要想实现目标,最重要的在举步维艰的时候是决不气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抵挡住诱惑,顽强拼搏。”---卡罗兰·亚当斯

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研究表明意志力是有限资源。当你下意识地抑制自己的冲动、想法、下意识地做出决定、抵制诱惑,全力以赴,你就会逐渐疲惫。这种意志就会耗尽之后,你就无法积蓄下一阶段所需要的意志力。睡眠可以恢复你的意志力,就想恢复你的其他精神一样。还有迹象表明运动和冥想也可提高你的总意志力,这不足为奇,因为运动和冥想可以提高许多精神活动。总之,多休息放松。底线是你必须在必要时用意志力,同时注意用量以免过早地殆尽了。

习惯成自然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挑战和诱惑面前坚定不移,把这些积极的做法形成你的习惯。你看,每天早上刷牙,你需要毅力吗?那是每天例行的。

      10年前,我节食了一年,我每天就胡乱吃了一点冻火鸡。这一开始的确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但几个月之后,我就不用控制自己了。不用多想也不用纠结,我习惯不吃一些东西了。这样我就不用把有限的意志力放在这个问题上了。接下来几年,我的节食没那么严格了,于是我的饮食规律开始有点不正常,尤其是在我劳累一天,毅力耗尽之时。

其他提高和储存意志力的方法

      避免诱惑——你用不着总是把自己放在时不时考验毅力的境地里。这似乎有点反直觉,但是许多证据表明那样的话,你的意志力很容易就耗尽了。

      做有意义的事—— 基于自己价值观念的决定更容易做出来,因为你可以用自己一贯的自我准则,而不用怎么下意识地控制自己。所以坚持自己的原则。

      计划在先——要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打算,想好对策,这样就算遇到了也不会焦头烂额。

      关键字眼——给自己创造一个关键词或者短语,在自己脆弱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我价值观。这会激励你不断前进,继而使你对关键词做出积极的反应。

      不要分散意志力——如果你贪图一举多得、一劳永逸,那么很有可能你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完成。

      控制自己的思想——“意志力与思想控制有直接的联系。一旦你意识到你能够让积极的思想排挤掉消极的思想,你就朝着自律一生前进了一大步。”---吉姆·兰德尔

      学会分解——为自己创造动力实现较高的目标是需要很大意志的。那么,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会简单许多。

      给自己一点时间恢复——如果刚完成了消耗巨大意志的任务,那么你就要让自己休息一阵再去实现下面的目标。

      利用早晨时光——人的意志力在早晨时最强的,所以应该把需要毅力的事放到早上做。假如你想开始锻炼,那么最好是养成早上锻炼的习惯。

 

第二篇 如何坚持每天学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很多人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但很少人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通常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就会每天变成二天/三天或更长的时间,慢慢会发现自己已经放弃自己的学习计划。你会发现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包括我自己。而放弃的原因总是多种多样,就象以前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个故事,推荐你看一下。

      每天坚持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一个行为科学研究的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当花上一段时间把你的学习计划变成自己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你可能听到过21天左右能形成一个新的习惯的说法,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但这个周期根据不同的人和习惯而变化,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不管这个周期要多长时间,一般都要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为,还需要刻意要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养成习惯:

      1、每天的时间要适度,找到适合自己强度的时间。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天的学习计划。你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连续学习一个小时以上,就不要制订一个每天学习2或3个小时的学习计划。你可以把它变为每天学习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再把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拆分为每次10分钟或20分钟,更容易每天坚持下去。

      2、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放在首要位置。你可以每天早上提前起来10分钟或半小时,用来完成学习计划。尽量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放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完成你的学习计划。

      3、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来完成你的计划。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很忙,无法拿出整声的时间来学习。这时你可以学习利用零散的时间段来完成你的计划。如上下班做车的时间,午饭时间,排队的时间等一些小块的时间。(来源/豆瓣,文/端木)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论述教师的文章,很有思想,在此转发,与同行们共享。

人的发展有内在层次的差异,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如此:依据专业水平的层次不同,教师大体可分为教书匠、名师和人师三种境界,类似于“木头存在”的三种形态特质。即“木头的具体样子”、“木头的形态”与“木头的本源”。

教书匠——“木头的具体样子”。这类教师的专业境界就如同“木头的具体样子”。譬如,“木桌”、"门"、“窗户”、“木棍”,等等。他们存在的依据是具体、明确的,能力相当有限。例如,门与窗户的功用,他们之间本质上并无“价值”大小之分,“境界”无高低之别,互为‘‘平行’’与“对等”。教书匠的特点是:循规蹈矩,惯于接受,死扣教材,生搬硬套,远离变革,思想贫困,亦步亦趋,周而复始,庸庸碌碌。他们的专业发展态势,程序性强,发展张力小,创造潜质极其有限,犹如一幅已涂满字与图画的纸已无可添加。因而,教书匠多深陷“此山中"的禁锢与迷绕,常自我设限,自我框死。

对于教学,教书匠多唯上唯书唯教参唯教条,“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容易将涌动着生命气息,千姿百态的教学固定化、模式化、脸谱化,沦变为千篇一律的“操作流程”,从而制造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他们无心探索教学,无意追索人生,不愿学习改变,不敢大胆革新,不善扣问反思。“十年教书”对于教书匠而言,“肚里只剩几册可怜的教科书”。难怪一位美国教授发出这样的质问:“你们是教了30年书,还是教了1年,重复了30遍?!”一言以蔽之,教书匠的教学往往干瘪刻板,味同嚼蜡,生气全无,是一种对一个人独立发展的致命捆绑与桎梏。这种生存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绝非是“像诗一样迷人的字眼”(康德),而是“已经变成令人厌烦的同义语,一堂课等于一种苦役”(杜威)。

对于学生,教书匠对其人生的感召,微乎其微,黯淡无光。不仅不能成全学生的完满发展,而且有意或无意间将学生也禁限于自己受制的“旧轨道”上,从而束缚学生的思想,窒息学生的创造,漠视学生的情感,关闭学生的心灵,直至彻底断送学生人生发展的宝贵“契机”。日本教育家东洋先生有言:“一个蕴藏可贵才华的青年,只是由于他落到了某位半瓶醋的老教书匠之手,于是丧失了英才的光芒,结果以无名小卒告终。”因为“平庸的教师只能限制学生的智力,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的能力范围之内”(卢梭)。可以说,倘若一位教师的教学是在降低学生的心智,那么,这是一种莫大的“罪过”。教书匠的专业价值是令人堪忧的,专业境界可谓:浑浑噩噩,无一丝灵气与光芒!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名师——“木头的形态”。处于木头形态的这类教师,手中是一定木头的“形态”,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从量的意义上看,教书匠手中有的几张“木桌”或“椅子”是相对固定与有限的,减一把,则少一把。而名师则可依据自身的“木头形态”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桌椅”,带有强烈的生长性,更能超越外界具体量的规定的局限。从质的意义上看,具备“木头形态”的名师,可打破教书匠亦步亦趋的“单一质地”,通过自身形态的改变、转化、兼容并蓄发展,(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种具体木制工具)形成“综合质地”,可见名师与教书匠两者的“价值”存在高与低,大与小的天壤之别,境界更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名师的基本特质是:思想深邃,大胆探索,执着求真,循循善诱,微言大义,指点迷津,品格高尚,沉心治学,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那么,名师具体的“专业形象”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名师是一个艺术家。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更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名师深藏着让人哲服的艺术法宝,本领超卓,有别于教书匠的一招半式,半瓶小醋,能够巧妙而又准确的拨动每位学生的心弦,从而和谐地演奏出师生教学相长的美妙乐章。一是,名师具有语言的艺术。名师以其广博的学识与高远的站位,能够洞穿教材,超越教材,可以把深奥难懂的问题以一句深入浅出的言语,一语道破玄机,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奇妙境界。名师的一句精辟话语,常使学生萦绕于心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了悟知识的关节而茅塞顿开;一句中肯的批评常使学生幡然省悟而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确实是名师高超语言艺术的真实写照。二是,名师身怀绝招。绝招是名师高于教书匠的另一标志,也是“木头形态”区别于“木头具体样子”的分水岭。名师常常本领高强,身怀绝招,手握杀手锏,胸藏百万兵。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用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分毫未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信笔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的清雅意境,令学生叹服不已;有的教师一笔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板书,常令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不忍擦去;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难与易、深与浅、轻与重、多与少、精与博、繁与简、详与略、主与次的精当处理,常令同行钦佩不已。可以说,绝招是名师对教学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炉火纯青境界的见证。三是,名师具有幽默的艺术。“幽默是人生的大境界”(林语堂),是形成力量的最高最佳层次”(特鲁·赫伯)。名师常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懂得驾驭幽默的艺术。一个学生在数学考试终了前抄袭邻桌的考卷,由于时间来不及,仅将答案写上,旁边滑头的备注:过程略。教师风趣的在旁边打个小x,备注:分数略。从而“用幽默的方式说出的严肃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使人接受”(雷曼麦)。幽默的艺术实质上是名师教学达到高度睿智境界的昭示。

其次,名师是一个思考者。“活着就要思考。”名师确实是一个善于思考,渴求思考,勇于思考的人。他们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朝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可以说,名师终身秉持“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的精神,深悟“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的精义,坚守“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信仰。进言之,“思考一切学生,一切思考学生,思考学生一切”是名师思考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终点。一言以蔽之,义无反顾的领受作为一位勇敢思考者所应担当的辛劳与福祉,是名师生命世界的热切企望。无庸讳言,名师是教师行伍中的精英分子与中流砥柱。

人师——“木头的本源”,即“原木”。人师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大师级人物,是精英中的首席代表。人师的发展形态是木头的“本源”,因而既不是“圆”,也不是“方”,更不是“长”,但又包容着圆、方、长,是它们的“母体”,他能适应变化万千的“外界”,演化并创生出万事万物。如果说名师是对教书匠质的超越的话,那么,人师则是对名师这一高层更深的洞悉与超脱,是更为上位的“存在”。从教师的价值真谛而言,人师可谓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生命本义活生生的深刻诠释与彰显。人师的基本特征是:独具慧眼,抉发幽微,含英咀华,揭示要旨,人格崇高,宽容练达,深富爱心,融通万物,达到了大彻大悟、返朴归真的境界,可谓实质名归的大智慧者。那么,人师具体的“专业形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人师是一个独创性的人。独创性是人师的最深本性!人师的独创性常体现在:思想深邃,独具慧眼,决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鹦鹉学舌,盲从模仿。他们具有独特的判断和独立的思想,对事物的体悟与思考常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能够于平凡处见“新奇”,于平淡处品出“绚丽”,于无声处听出“惊雷”,于无味处尝出“甘甜”。对学生的困扰,往往能够抓住学生问题的“关键处”,捕捉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开启学生心灵的“灵感域”,而后或抛砖引玉,或取瑜明理,或目视点头,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从而使学生如沐春风,心结尽解,豁然开朗,神游忘返,如入微境。

其次,人师是一个人格崇高的人。人师必定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身上散发着一股灼热的人格正气,让每位接触过的学生于无形中获得人格的滋养与人性的清明。人师的崇高人格是一股最强大的教育力量,一种最珍贵的教育宝藏。“他们凭借着自己丰硕的精神力量宝库——知识泉,智慧火,灵魂峰,无私无尽无悔地孕育一茬茬、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引知识泉浇其心田,点智慧火明其征程,竖灵魂峰壮其行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甚至希望自己生命结束的方式不是死在病榻上,而是死在课堂上,死在学生的怀抱里,而且当时正在谈笑风生地讲着课”,至死不渝自己的教育事业。无庸讳言,“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人”(夸美纽斯)这一评价,人师当之无愧!

最后,人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爱,是人师人生崇高境界的真实流露。别林斯基断言:“如果没有爱,则万物自身的生活是死气沉沉的;如果没有爱,则万物的生长是七拼八凑的;如果没有爱,则所见的是一片漆黑。”“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她是这样的人,她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人师必然热爱学生,与学生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荣辱与共,生死相依。人师诉诸学生的爱凝聚着她们的心血与祝福,无价,无求,无边,无法量估,并融入学生人生幸福的征程之中,变成一股支撑学生立志“成人”的强大精神力量,迷漫深远,永不消逝!“我没有一切,只有学生”(斐斯泰洛齐),是人师博大人性世界的自然袒露。人师也因爱的无限付出而得到永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热切呼唤名师与人师!

原文地址:带着“自己”去听课作者:叶雨
听课,作为一种学校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许多教师仅仅是被动参与。于是就产生了一些教师只喜欢听内容有趣、形式新颖、气氛热烈的课的奇怪现象。这些教师更多关心听课是否有趣,而很少关注听课是否有收获。归根结底,这些教师听课时,没有“带着自己”。


一、带着了解去听课

首先,听课前,听课教师要了解上课内容,看一看教材的编排和教学的要求,查一查其他教师是怎么教的。

其次,听课教师要了解上课教师情况,看一看相关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研究特长,查一查以前的教学活动是怎么进行的。

有准备地听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带着需求去听课

如果是同一年级的教师,在听课前,还可以带着问题去听:

一种情况是自己还没有上过的内容,那么就可以重点收集这节课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供自己备用。

另一种情况是自己已经上过该内容,那么就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课中出现过什么问题,然后重点关注这节课会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就可以思考其成因,如果同样出现了,就可以观察上课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如果不是同一年级的教师,同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因为各个年级同一领域的知识,会有相同的关注焦点,会有相同的研究主题。

三、带着自己的眼睛去听课

在听课中,不能只是“听课”,听教师讲课,听学生发言,还要“观课”。

我们不仅要看教师的教态、教师的教法,更要看学生的表情、学生的表现。我们不能只是盯着教师,而应该多看看学生。因为教学效果往往是从学生那里反映出来的。

有一位校长说:“好课的标准不好说,但只要课上孩子们‘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这堂课一定不是差课”,这些都是看出来的。

当然,学生的内心活动有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听课教师除了在课中多看看学生,还应该在课后多问问学生,问问学生学习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

四、带着同伴去听课

在生活中,有一种购买方式叫“团购”,即一群有共同需要的人一起去买同一件商品。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带着一群有共同需要的人一起去听同一节课,这种听课方式似乎可以叫“团课”。

在听课时,听课教师的位置可以分布在教室的各个地方,最大范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将听课项目分解成一些细则,分给听课教师,让他们重点进行该方面的情报收集。

例如一个组的听课教师重点关注上课教师的提问,组内成员再细分任务,对上课教师提问的频率、次数、内容、方式进行专项统计分析,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分布和参与情况进行专门记录研究。

五、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听课

听课需要“听记”,也需要“听看”,更需要“听想”。

对上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听课教师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要看懂上课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意思和具有的意义。

对教学的环节,听课教师要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和“还可以怎样设计”,更要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样设计”以及“如果是我,在我的班级,我会怎样设计”。

对教学的细节,听课教师要思考“如果是我,在我的班级,我会怎样处理”。

如果有可能,听课之后,用自己的思想上这节课,使听课活动得以深化。多进行这样的角色置换,有助于听课教师听出自己的思想。

如果在课中听到自己不认同或者不赞成的地方,听课教师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或者坚守自己的理想,课后与上课教师或其他听课教师进行议论甚至辩论。

现在有一种评课方式叫“议课”和“辩课”,给了听课教师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六、“移情别恋”去听课

“听别人的课”中的“别人”,通常我们想到的是“听自己学科别的教师的课”,其实,我们还可以想到的是“听别的学科教师的课”,或许能听出不同的感受和启发来。

数学教师听了语文课,首先得到的启发可能是怎样让自己的语言能够优美一些,而语文教师听了数学课,首先得到的启发可能是怎样让自己的语言简练一些。

综上所述,听课不仅仅只是听,还需要去看、去想、去问、去说,甚至去辩。

听课不仅仅是“听别人的课”,还需要想自己过去怎样上课,想自己如何上这节课。

其实,教师还可以“听自己的课”——把自己的课录制下来,课后重看一遍,自我诊断,这也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
 
 
 
 
教育随笔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记教学得失。
    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 
    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写得好的,再批评那些写得差的,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他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学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们都认真地对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许多传神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构思,已悄然出现在不同的本子上。还有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没用家里人催着做作业,自己认真地将作文改了又改,再认真地誉写好。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一。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
    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上。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随笔,则有了压力。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随笔。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随笔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随笔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随笔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有感而发是随笔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 
    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

淡 <wbr><wbr>然 <wbr><wbr>的 <wbr><wbr>女 <wbr><wbr>人

                                          淡然 的 女 人

      淡然的女人,被一种从容、柔和的气质包围。淡淡的风、淡淡的云伴随着淡淡的梦、淡淡的情, 不再有年少时的无病呻吟。

    淡然的女人,崇尚简单的生活,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对人生、对社会宽容而不苛求,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有条不紊。

    淡然的女人,为工作努力着,足以维持体面,但不忘乎所以,因为她们知道,人生需要执着,但更重要的还是随缘。简单地活着,善良、率直、坦荡,这使女人有时间和心情去品评人生的自然,享受生命的乐趣。

    滚滚红尘中,淡然的女人拒绝练就那种江湖油滑。她会在世事的牵累和忙碌中,抽出半点余闲,装饰自己,美化生活,用自己淡然的心境去呵护生命,呈现出的是清晨阳光的笑容,端庄的气度,深厚的内涵。

    职场拼杀之余,白日的尘埃落定,灯下的女人会读一点书,看一段散文,繁华世事中,使自己依然温婉和悦。

    爱上一个人,千丝万缕的心事托付于温柔宽容的他,岁月离合,执子之手,生死契阔。江湖之中,放大宽厚,修炼从容的情态,健康的心智。

    淡然的女人知道,爱恨情仇,恩怨得失,虽无法忘记,但可以把沧桑隐藏在心底,让一切漫漫沉淀在记忆里。因为她清楚,有些记忆的唯一归宿是从心灵到坟墓。

    远离刻薄唐俗,明白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什么是不属于自己的。

    女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目标,它可大可小,可以崇高也可以平凡,但不能没有。

    淡然的女人像秋叶般静美,淡淡地来,淡淡地去,淡淡地相处,令人感到宁静,给人以淡淡欲望,活着简单而有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