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正确解读《道德经》?

 崔竣豪 2019-02-26

从马王堆汉墓帛书 甲本里道篇第一篇便是道可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怎么解释,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可道也:可以遵循的。第一个道特指规律,第二个道并非叙说的含义。通行本一般解释,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这显然那不对,老子讲的就是道,孔子讲的也是道,释迦牟尼讲的还是道,所以圣人的使命就是讲学,讲道,道没有不可告认得秘密。所以第二个道士遵循。非,变化,代表一切事务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恒道也,永恒的规律。

所以道篇开篇其实老子都在讲,我们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的。

古之圣贤早已认识到宇宙人生乃对应统一,世人遵循“天人合一”之道,才可能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反之,则面临灾难和衰亡,正如文中“不道早蚤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在德篇的第五篇里用三个数简述了宇宙万物,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万变不离其宗,有轨道可循。比如,人在静止的时候,血液不停的循环,心脏不停的跳动,思想不停的变化;时间在变化,空间在变化,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就是永恒的规律。

其实我们可以从里面看出老子的道,也呼吁出一个现象就是,事实无常,所以“非,恒道也”这句话也暗合《易经》的三大原则,“变易,简易,不易”。什么道理?变易就是说世间一切事物都在运行和变化,没有恒久不便的,变易的道理并不复杂,但变易的道理不会改变。三大原则都是道,这里圣人们其实所讲的都是想通的,只不过各家都有各家的表达方式。

《老子》和《易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易经,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段话就是宇宙的生成之道。里面所涉及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以及万物都是“有”,也就是我们说所的物质世界。“易”则表示变化。所以两者都在说明 一个观点就是宇宙万物皆有变化而来,变化是永恒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