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师大七七级的学生,几十年前我们学的教育学是从美国传来,比如说教育孩子的发现法,和在游戏中学习,当时我们认为,这是最先进的理念。很多家长都来向我们求教,而我当时只是一个大学生,还不知天高不知天高地厚的到处宣传这种理念,30年40年过去,这种理念确实被很多人所接受,但是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网瘾,使得很多孩子迷恋游戏机而不学习,荒废了一生。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网上的很多理念,一是全新,二是欠缺科学的依据,也没有经过长期的教子的追踪调查,但是很多年轻的家长却喜欢跟风。总喜欢把一种理念,贴上外来的,先进的,时髦的标鉴,但是教育孩子可要谨慎,过去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做一个产品可以做坏,画一幅画可以坏了重来,但是我们要是把一个孩子误导了,那就是终身的遗憾。 最近的教育新理念有很多,有的呢是科学,有的人也值得探讨和争议。有的是适合城市的中小学但不一定就适和农村的中小学,有的适合随大流的学生,但就不一定适合个别的学生。 1-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应识字。这是一个教育的新理念,就是幼儿园的老师不能教孩子识字,也不能教孩子算术,只是玩就好了。这真的是一个教育的进步,解放了很多孩子。真的应该为这个新的政策鼓掌欢呼。听起来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是为了让孩子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的玩耍。这确实是一个进步。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时代的孩子,从小就认识字。一本小儿书,接着一本小儿书的看。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能看书。十岁以前呢,把中国的名著,水浒,三国,红楼梦,西游记,基本上都读完了。 我上小学那天,我的祖父庄重的送给我一本新华字典,我觉得神圣啊,至今能够记得那本小的新华字典。我拿起新华字典,有了这本新华字典,我就可以看书了,那年我才七岁。 我感谢我的祖父教我识字。虽然他只是一个农民。 我是这么想,如果你爹是个大老板,你就不用念书了。那你上小学了,上个贵族小学。可是没有爹可拼的孩子,早认识两个字,早念书一定是有好处的,穷人的孩子早识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如果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家长,也不让孩子识字了,会不会吃亏呢。上小学再开始识字没错,可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使劲儿,你不识字,是不是上小学的时候,就拉了别人孩子一大截子呢?不会有点儿担心。 2-现在我们富裕了,学英文已经没有必要了。这也是一种非常时髦的观点。 我这一辈子,可以说是用了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叫英语是个无底的杯子,承受了中国人,多少辛酸的泪水。 我的英语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学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患了肝炎。住了六次医院,所以我在医院里把英语学会了,那个时候的英语教材没有孩子的,只是大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英语教师,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一天学一课,英文呢,感激疾病,即感激医院,如果我没有那一段经历的话,我以后怎么出国留学,怎么翻译了那么多本英语专著呢? 你到那些英语早教机构看,每到周末多少家长,坐在门口的小驴凳子上,送孩子去学英语,孩子在里面学,家长在外玩,一等就是一个小时,所以我觉得,这些家长也不是傻子呀。 但有一点可以看,因为我在国外念过书,如果孩子七岁,再学英语方面就会带严重的口音,但是如果孩子在七岁就注意口语的练习的话,那么他一生的英语讲得就是字正腔圆。我曾经在公安大学长期担任,专业外语的英语老师,和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的专业外语课教师。我充分认识到农村的孩子,英语老师特别差,所以口语基本都不合格。很多博士生上了博士还要从发音重新补课。 我觉得我们中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没进步到不用学外语,我们这辈子学英文,我们让儿子,孙子辈儿也去学外语,总有一天,我们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到那时候再让那些个洋人来学中文吧。 对待新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有两点反思。 第一点不能一刀切,看看我们家孩子是个什么情况?穷人的孩子早识字。 第二点呢,就是不着急跟风,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时候,也要坚持我们的传统教育。忠厚传家久,书贤继世长。 凡有一个新生事物,他就一定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说有一点点瑕疵,所以我们对于外来的理论,洋人的教子理念,要学习,要敞开大门,去学习,但是新的理念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也要认真的思考,如果你的孩子当了新理念,新观念的实验品,将来不成功,学坏了怎么办呢? 那不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吗?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的优良,特别是中华民族教子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忠厚传家久,书贤继世长。读书勤奋,热爱祖国:,忠厚老实,勤俭节约。这些教子的基本要素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都不能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