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刘力红录音 刘力红中医五术之道5 来自中医古方派 00:00 28:12 继续分享我的《黄帝内针》读书笔记, 待“结夏”篇笔记整理完,即开始分享我的【临证实战笔记】 毕竟学有所成关键在用 用关键在效 但前提是明理。 应大家要求我组建了一个 内针微信群,讨论学习的朋友可以加入 链接有效期7天 续接上文的 经络同气 5、颈项经络(同气) 开始 6.肩部经络同气
肩周炎或者肩区域疾病怎么治? 先辨经络,从六经同气入手。 ①【太阳】【区域】:肩贞穴、天宗穴周围整个肩胛骨,包括胸椎1-7的区域。 【病症特点】如右手上举障碍,或摸不到左耳。 【针方】可选上肢的支正穴,或者下肢的跗阳穴。 ②【太阴】【区域】:肩前区域 【针方】可选上肢的经渠穴,或者下肢的三阴交。 ③【厥阴】【区域】:腋前大筋 【病症特点】上肢向后障碍,或是上抬外展受限。 【针方】可选上肢的内关穴,或者下肢的三阴交。 ④【少阴】【区域】: 【病症特点】心脏病,右心衰类。 【针方】可选上肢的通里穴,或者下肢的三阴交。 注意肩的问题最好是本经同气,其次同明经同气,再就是三焦同气。肩的问题求之于腕踝同样不离同气。如肩胛属于手太区域,手太阳络穴是支正穴就是“本经同气”。 7.腰部经络(同气)
注意前后肋依旧属于少阳。 8.三焦经络(同气) (1).上焦经络(同气)
【区域】上焦指鸠尾穴-天突穴水平线以上区域。 【厥阴】【脏腑部位】胸部问题除肺系病外多考虑厥阴。如乳房问题。 【针方】内关 或三阴交 或蠡沟穴。 【阳明】【脏腑部位】阳明经过乳头 【针方】上肢偏历穴,或下肢下巨虚。 【少阴】【脏腑部位】阳明经和任脉之间, 【针方】通里穴,或三阴交 【太阴】【脏腑位置】足阳明经外侧 【针方】经渠穴或三阴交。 【心脏病】心脏疾患多心前区不适(有厥阴阳明太阴经过),若刺右侧厥阴,如内关或三阴交效果不理想,则可加刺阳明、太阴同气,如右偏历穴或下巨虚。 (2)中焦经络(同气)
位置:中焦(鸠尾-神阙)经络同气 如何取穴:不管是胃痛、胰腺炎、胆囊炎、还是腹疼痛,重再鉴别不适在“何处”,首要分清何经气乱即可。 (3).下焦经络同气
【下焦位置】:腰1-腰5 也包括骶骨前为神阙一下区域。经络(同气) ①、三焦同气:下焦对应的是肩与胯。 ②、下焦近躯干,所以用针以“倒换原则”在腕踝的上焦同气求之。 【少阴】下焦表现:会阴牵扯,痛经,膀胱、尿道等问题引起的小腹不适。 【针方】上肢可选通里穴,下肢可选太溪穴。 【厥阴】下焦表现:绕二阴循行 【针方】上可取大陵穴(心包经俞穴原穴)或内关,下可取中封穴。 【少阳】下焦表现:股骨头坏死的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针方】上可取中渚穴,下可取丘墟穴(临床足临泣更好)。 【带脉】表现:环腰一周疼痛。 【针方】外关、足临泣(通带脉)。 【手部区分三焦】:
如:胸痛、胃痛中间问题取劳宫穴。 9.任脉、督脉(同气) 【病位】:会阴区、腰骶区,尾椎、前后阴。【辨经】为督脉。 【针方】:上取后溪,下选申脉穴。亦可取百会或人中(本经同气)。 注:若任脉【针方】上可选列缺,下可选照海穴。亦可取承浆穴、廉泉穴、天突皆可(本经同气)。 还有 五、结夏 没有整理,敬请稍待 喜欢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医者古方派”。 刘医生名片如下: 微信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