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搏动征(neck pounding)又称衬衫摆动征(Shirtflapping),是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可能存在的一个体征,并成为 PSVT 发生机制鉴别的一种新方法。 [定义] 颈部搏动征是指肉眼可看到的颈部搏动明显增强(图 1A)。增强的颈部搏动可源于颈动脉或颈静脉,并见于多种临床情况:例如重度三尖瓣反流。本文讨论的颈部搏动征系 PSVT 发作时患者颈部快而规律的明显搏动由颈静脉的搏动引起,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特有体征。 [ 方 法 ] PSVT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比例较少的房速。AVNRT 和 AVRT 分别约为 PSVT 患者总数的 45%,故两者之和为 90%。因这两种心动过速发生时的心电图极为相似而使两者的鉴别一直是心电图的热门话题,现已有多种鉴别方法。 颈部搏动征是用颈部体征鉴别 PSVT 常见两种机制的方法,心动过速伴颈部搏动征阳性时为AVNRT,阴性时支持 AVRT 的诊断。 [发生机制] 前文已述,本文颈部搏动征是颈静脉搏动增强引起,这是因心房逆行 P 波引起心房收缩时,恰遇三尖瓣正处在关闭过程中,使心房收缩产生的前向血流遇到三尖瓣关闭而被迫反流,再加上三尖瓣正关闭时产生的向上力量,两个力量的相加,使向颈静脉的反流增强,并引起颈静脉搏动增强。 AVNRT 是房室结内存在慢径前传及快径逆传形成的折返(图 1B)。折返环上的逆传形成逆行 P 波,向下前传引起 QRS 波。而心动过速心电图中逆行 P 波和QRS 波发生时间的关系决定是否产生颈部搏动征。 AVRT 是因存在房室旁路而发生的折返,激动沿房室结下传引起 QRS 波,再经旁道逆传引起逆行心房(图 1D),因此,逆 P 和 QRS 波先后发生而不重叠。 因电与机械的耦联间期为 50ms,即 P 波和 QRS波起始 50ms 后将分别触发心房和心室收缩,心室收缩期使房室瓣(二或三尖瓣)关闭。因此,凡落入 QT间期内的逆行 P 波触发心房收缩时,正恰落在三尖瓣动态关闭时,其使位置本来靠下的三尖瓣上移而关闭,这对右心房收缩产生的反流有增强作用,故使右房收缩时产生更多的反流而引起颈部搏动增强。AVRT 时,缺乏这种电与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使颈部搏动征阴性。 [临床意义] PSVT 伴颈部搏动征阳性者,提示室上速因 AVNRT 引起,阴性者为 AVRT 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测定结果表明,PSVT 发作时常伴动脉压下降、心房压升高,两者相比,AVNRT 时心房压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