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时不在的养生——春捂

 醉牛988 2019-03-01

 春捂的必要性:

俗语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从古至今,医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

我们之前学习了大自然的寒热,了解了四季变换的过程。春,源于冬。冬至到,一阳起。经过冬的蛰伏,大自然迎来了温煦的春。春风暖人,肌肤舒展,毛孔渐开。此时,太阴未褪尽,太阳未主导。寒和热的杂交之气便轻易的顺着人体的络脉,孙脉等进入体内。对于体质强健的人来说(一说抵抗力强,一说免疫力好),并无大碍;对于体弱多病,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却是痛苦的。

因此,立春节气之后,必须做好保暖工作。春捂,就是具体的要求。

 

春捂的判断标准:

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的恒定的温度。春捂的判断标准,就是体感不寒,无汗。所谓体感不寒,就是着装后,没有怕冷恶寒的感觉,否则就是穿戴偏少。所谓无汗,就是着装后,没有自汗的现象,否则就是穿戴偏多了。

近年来,由于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时常出没,过去少见的暖冬、热春、倒春寒等现象频频出现,常常让人无从防备。对此,小编总结了以下指标,仅供参考。

1、      春捂的总原则是个体的体感舒适度;体感不寒,无汗的,说明着装的量,较为合适;

2、      女子,以14度,男子以16度,为是否春捂的标准之一;

3、      日夜温差大于,或等于7度的,女子需要春捂;大于,或等于8度的,男子需要春捂;

4、      一般来说,惊蛰之前,需要春捂;惊蛰之后1-2周,不需要春捂;

5、      特殊人群(心肺患者)遵医嘱;

 

春捂的方法

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心肺病家慢慢多了起来(缺少锻炼,空气污染等),下厚上薄的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整体保暖,增强体质,以个人体感舒适度为度,才是检验春捂方法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


此外,介绍几个常用的春捂穴位及手法:

1、轻揉神门穴。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人的心脏主管全身的血脉,而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原动力所在的穴位,有强化各脏腑,特别是保护心脑血管的功能。

2、按揉太渊穴。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五腧穴,八会穴之脉会。此穴位于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脉家称之为寸口脉。有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

  3、温煦肾俞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或睡前的蝴蝶功,都有温煦肾阳的作用。

  4、按压神阙穴。双手交叉敷在肚脐眼上,手掌鱼际结合点下压神阙穴,肚子有微痛感的,属于身体发出了保健信号。

  5、拍打阳辅穴。阳辅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拍打可以促进血脉的上行,避免因头部血液不够而引起的偏头痛(忌艾灸)。


  功法:

1、     五禽戏,尤其练习虎戏;

2、       爬行;

3、       脊柱蠕动功。晨练最佳,请在医家指点下操作;

4、       达摩易经经,韦陀三式;


食疗方:

1、     一年生的小公鸡,宰杀,去毛,去内脏(留肝脏);切小块,加少量黄酒腌制,备用;

2、       姜3克,去皮,拍碎;青果15克,拍碎;两种食材加入鸡肉中;

3、       党参3克,温水浸泡;枸杞6克,黄酒浸泡;备用

4、       锅中加水烧开,蒸鸡肉,至肉白,加枸杞,党参;

5、       蒸熟后,出锅食用。

 

                  

五部归元养生功 简介


 


少阳初心,六经本源。五部归元,独尊张仲景祖师爷和华佗祖师爷。取其阴阳互动,循环不息之意。所以,五部归元的理论,基于自然本源,基于阴阳五行,基于太极归一之术。五部归元养生,循五季之道,行调养之术。辨证阴阳寒热,辅以五行八卦,结合先天后天,处方因人而异,通达健康长寿,归元天人合一。


2017年,丁酉年,木运,阳明燥金

家庭药箱:风寒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小柴胡颗粒;胆宁片;金钱草;艾草;大黄等

汤头:四君子汤,吴茱萸汤,调胃承气汤等(可选择中成药)

饮食:八珍糕,海参小米粥,青果猪肚汤;火姜汤,加姜(椒)二皮汤,藕节汤,灵芝石斛水,莲子百合水;柠檬膏,冰糖川贝雪梨膏,橄榄膏等

 

                   


年费:1095元/年(暂定)


如何加入我们的团队

                  

合作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