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味的变幻及体验

 玉鸭熏炉闲瑞脑 2019-03-01

茶味怎么喝得懂?很多人自称茶龄二三十年,也只是喝明白了浓淡。这正如一个好厨师遇到书法家,两人互相称赞,厨师称赞书法家的墨水很黑,书法家赞叹大厨菜炒的够烫,此皆未及宗门。

稍微会喝点茶的人,大概能够喝的出茶的香气来了。判断一个茶的好坏,只是说“我喝的那个茶好香啊”,或者说“这个茶不好吗,不够香”。谈到香,还未说及茶味,须知茶味是鉴赏茶叶最核心的体验。不要停留于香,不要停留于浓淡,更不要停留在一个外形的美观上。

谈到鉴赏茶味,很多人立马就迷糊,买茶时杂用心喝也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断,所以就把这种抉择权交给“熟人”,期待在熟人那儿买茶可以找到“信任感”。如果偶尔到茶山或是茶区,喝到一大堆的茶,就更加懵了,胡乱选了些茶拿回家后再后悔。

了解茶味,是一个爱茶人应有的态度,是在茶之中找寻真实与愉悦的途径。茶味是自己的事情,各人喝茶各人饱。鉴赏茶味,要抛弃故纸堆,不要简单的用“醇厚”、“较醇厚”来判断茶味,而应该沉浸在茶汤中细细觉知,茶汤会给我们全面的信息,看我们能够吸收多少了。

客观的了解茶味,不妨从茶汤的甘苦、粗细、香韵、烈度、稠度、清浊、活性等指标细细考察。


1

汤感的粗细

所谓汤感的粗细,比较好理解,比如吃巧克力,好吃的巧克力入口细滑,以至细到可以有化感;廉价的巧克力吃起来就会有粗颗粒的感觉。茶汤也是一样,好茶就会有 水路的细腻度。细与滑往往是同时展,因为汤水细腻,似乎一下子可以滑到喉咙,不用吞咽,就像广告说的“细滑如丝绸”.细滑与化感还有些不一样,化感常在老茶中感受到,新茶就难带来化感。

1

 不苦不涩不是茶?

苦涩是茶味的基础体会,所以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少些好还是多些好呢?其实主要看苦涩能否快速化为生津回甘。苦在很多茶中常见,涩更多见。涩并是一种“滋味”,而是一种舌面或口腔的收敛感。更要把涩和麻区分开,涩一种正常的滋味,但舌尖发痒甚至发麻,茶汤对口腔黏膜的破坏形成的燥麻,那不是涩,是身体在排斥的自然反应,如果某款茶喝完后让人口干舌燥而不是生津回甘,就不必要喝了。

苦味大家都不喜欢,比如武夷岩茶常因为工艺中的走水不畅而形成苦味。但也有喜欢“吃苦”的人,普洱中的老曼峨就是典型的苦味比较显长的茶,但一样能生津回甘,苦甜交织。而布朗山的一些苦茶种,就更显苦了,就说因为含有更多的保健物质而人重视。广东潮汕的单丛里也有一款苦茶种,只需要放几根茶就能苦的不得了。这些苦味常在野生茶或者紫芽型的茶中出现。有人喜欢喝滋味重一些的,其实就是苦与涩感更强的,普洱中的台地茶也可以出现很重的苦涩感,但是古树茶的滋味协调性更好,有更多的糖类物质,如果把台地茶比喻为花岗岩,古树茶就是通透的和田玉。

3

茶味为什么会酸?

酸是一类很好的玩的滋味,这种酸分为好喝的果酸味和难的酸馊味,更要懂得鉴别,不要以为认为算好或者认为酸不好。酸味的出现,有品种的原因,也有种植管理上或工艺上影响,总之要看入口是否舒服。陈年乌龙茶常出现梅子酸会是玩家的最爱。

4

稀有的“辣味”

关于辣味,要看看是品种原因,还是储存上的原因。品种中的辛辣感最有名的则是武夷肉桂这款茶。由于储存不当会引发刺激性的辣感,但带来的不是愉悦的感受。

5

鲜美的滋味 

鲜美的味道,往往与品种有关,绿茶中的安吉白茶、黄金芽、岩茶中的白鸡冠,都因为白化的原因而形成独特的鲜爽滋味。高山上的茶叶,也特别容易喝到鲜美的滋味,这也与茶叶本身含有更高的氨基酸含量有关。

6

回甘于甜度

好的茶一定要求生津回甘,能够甜的茶宾菲都能回甘。甜度在入口之后表达,嫩梗较多的茶也很容易喝到甜度,也有一些山头的普洱似乎只有甜味,也令人喜欢。甜与回甘不同,回甘在应饮完茶后表现,回甘越快越好,越持久越能感受到茶的美好。

7

好的滋味就是香韵满满

 所谓香韵满嘴,指的是能够一直回荡的香气,以及能够深入到喉咙间的韵味,这意味着茶汤中有更多的内含物质,让人更全面的吸收,也会留下美好的回味。韵味最为难得,正如好的书画作品、音乐、歌舞、好的器物一样。

8

冲劲与烈度及稠度

冲劲的表现特别容易在正岩茶中感受到,这种感受往往用来区别正岩或半岩的标准。正岩茶特别是三坑两涧的茶特别有冲劲,不妨拿而狗头和啤酒的感觉来做比喻,有劲道的茶恰如烈酒一般,给人以铁骨铮铮的体验,没力道的茶没有这种浓烈深味。冲劲与浓度无关,哪怕你泡的淡些,也可以体验到正岩茶的冲劲,而有些绿茶泡得再浓也没有骨头与劲道。

浓与烈是两个概念,浓与稠也是两个概念。稠是果胶质的体验,有些茶泡的再浓也没有稠度,好的茶稠似乎让人可以咀嚼,有弹性一般。也是茶汤中还有更多果胶质的缘故。另外,有底质的茶,通过烹煮,也可以更好的表现茶汤稠度。

烈与稠都是茶叶内质丰富的体验,醇厚不仅仅是迷人的酒与岁月,还有茶。

9

汤中藏香

所谓汤中能藏得住香气,是香气最高表现形式。香不高飘,而是留得下来,并在滋味中呈现。在很多工艺到位的乌龙、普洱或绿茶类中,都可以在茶汤中感受到这些典型的汤底香,兰香、桂香、野花香、果香等等,在茶汤的滋味而并非只是香气中呈现,这才是真实有香的茶。

在汤中,还可以体验清静的滋味。所谓,茶汤中有云霞、清风,就是形容茶汤干净清透,如入山林,这是美好的体验。也有一些茶会喝得到土腥味,这跟生长的土壤有关,水田里长出的茶叶不会好喝的。

茶汤之清浊由此可辨,茶汤的清净真香,也要细细观察,想想,如果茶汤香气高飘之外却给人干麻燥刺的后味体验,又怎么下得了口啊!

10

何为活性?

活性是相对于汤感“死”、“塑料感”的意思,茶汤的活性, 会让人似乎进入大自然山林间,负离子含量最高的那些地方。喝到的茶汤,犹如沙粒下轻轻冒出来的泉水,每一个颗粒分子似乎会爆破。这是最高等级的体验,不管是岩茶中的“香清甘活”、”等而上之“的排序,还是绿茶或普洱给人的这种鲜活清凉的体验。

体感是另一个层面的感受,也是伴随着滋味带来的,这是很个人的事情也很个人的体验,这里暂且不讨论。

当我们的心并没有被偏执所束缚,当我们乐于观察生活,乐见一切美好事物,我们足以完整体验并将专注于这样的美好当中。当然, 最后的滋味会迅速消失,所有的香韵都会有时间,或短暂或稍微不那么短暂些,它们存在,你观察到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