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肾脏肿瘤长成多房囊性时......

 mttyb 2019-03-01

 

肾脏是一个很奇妙的器官,也是一个很让病理医生头疼的器官,发生于肾脏的肿瘤类型繁多,这些年不断地有新的类型涌现出来。形态学上复杂多样也就罢了,关键在于这些不同类型的肿瘤在影像学、大体以及显微镜下都具有很大程度的重叠,比如说肿瘤细胞胞浆淡染/透亮的类型能数出近十种,胞浆嗜酸的类型有十几种,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结构的类型有一堆,排列成密集小管状结构的又一堆,肿瘤长成多房囊性的肿瘤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数也数不过来。

科里规培的孩子们一直想让我给他们讲讲肾脏的囊性肿瘤,这个课件原本是为学生们准备的,科里的同事们说也想听一听,所以就挪到了科室医生组周四的常规学术例会上。

关键词


肾脏,多房囊性,肿瘤


为了易于理解和记忆,我把这么多肿瘤类型按发病年龄、分化方向、生物学行为和低倍镜下的feeling分别分了一下类。


最后这种分类法,是我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但同时也被我认为是一种不靠谱的分类法。我之所以冠以feeling,是因为以这种方式被我列入“上皮与间质混合性肿瘤”中的肿瘤类型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皮与间质混合性肿瘤,而仅仅是一种低倍镜下的感觉,比如肾滑膜肉瘤、肾母细胞瘤等。下面首先复习第一大类:低倍镜下有上皮和间质混合性肿瘤feeling的肿瘤类型。

尽管在最新的分类中成人型囊性肾瘤和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两个肿瘤类型合并为同一肿瘤,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这两个肿瘤既往的一些认识,这样可帮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二者。

2004版WHO分类中对于发生在儿童的囊性肾瘤没有做太多的讲解,而在2016版的分类中,儿童型囊性肾瘤被单独拿出来,放置在儿童肾母细胞相关性肿瘤模块中,和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的唯一差别就是该肿瘤中不可以有始基/胚芽成分。

以下开始复习第二部分:低倍镜下有上皮性肿瘤feeling的肿瘤,实际上这些肿瘤本质上也是上皮性肿瘤。

以上我们复习了11种大体上可表现为多房囊性的肾肿瘤,这些肿瘤类型的发病率相差很大,在解放军总医院的PACS数据库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其次为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和透明细胞癌伴显著囊性变。

常规外科病理工作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对应的手术后处理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以上为我在科室常规学术例会上讲课的内容,非常巧的是我讲完这部分内容后不久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召开的2018年全国病理年会上泌尿男生殖学组赵明博士也给大家做了这方面的专题讲座,我当时有认真听课并做了笔记,他的讲座内容中,除了我上边提到的这些肿瘤类型,还有几种是我之前不曾留意的,包括FH基因缺陷型RCC、囊性嫌色细胞性RCC、管囊状嗜酸细胞瘤以及伴血管平滑肌间质的RCC,之后在我科的病例中我还遇到一例部分区域呈多房囊性改变的后肾腺瘤。对这些肿瘤类型我没有什么经验,说多了怕误导大家,所以就不再详细介绍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这些肿瘤类型有时也可呈多房囊性的模样,不要因为多房囊性的大体而否定了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