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招了几个新人,其中小艾是最出色的一个,她为人谦逊,专业底子又好,入职没多久就深得领导赏识。可她有个缺点,那就是她的家境太好,对挣钱没什么概念。每个月她的零花钱就比工资高出一大截,出来工作,完全是体验生活。可能你会有所疑问,家境好也算是缺点?对。家境好对个人来说没什么不好,可是对于一个需要发展的公司就不需要太多像小艾这样的员工,即使她在各方面都挺优秀的。 ![]() 没过多久,我的话应验在了小艾身上。公司每个月都有一些急着出的活儿,一般来说收拾平均分配在各个部门每个员工手上,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把这些紧急的工作做完。做这项工作可不白干,都是按工作量计件提成的,所以大家都挺乐意接这个活儿。可小艾却成了一个例外,那天部门负责人分配工作时小艾没有接,她以晚上的时间想自己安排为由拒绝了额外的加班。很显然,她对挣这份额外的外快没有太大的兴趣。渐渐的,小艾和公司的其他员工产生了许多隔阂,因为大家都在一门心思地工作挣钱,而她却从不为钱的事发愁。 人们常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小艾的问题是她不缺钱,所以她不用为挣钱拼命,也不用为工作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就这样,她公司里的人渐渐拉开了距离,最终离开了公司。小艾说,这个公司不适合她。她想找一些懂生活的同道中人玩,而并非像我们这样的工作狂。 这让我想起一个同学的工作经历。 我的这个同学当年是学校里的学霸,各门功课都扎扎实实,所以连续拿了四年的奖学金。毕业后他顺利地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过着标准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可他没过多久就后悔了。因为公务员每月拿着的都只有基本工资,没有额外的加班费,更没有什么有效的奖励机制。所以他进去后非常憋屈。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压力不大,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工作,可对于他来说却无异于折磨。因为他太需要挣钱了,且不说家庭生活压力,就是在上学时的助学贷款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职,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顺利地进了一家外企。他从一个小职员干起,很快晋升为部门负责人,因为他什么都抢着干,任何一次加班的都有他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不仅还清了助学贷款,还渐渐地有了存款。 我问他为什么选择从公务员跳槽到外企,他说,因为我想和想挣钱的人在一起工作,这样才能挣到钱。确实,和想挣钱的人在一起,潜移默化中你也就能挣到更多的钱。和不想挣钱的人在一起,你就渐渐没有了挣钱的动力。 我又想起了小艾,那个家境好却没能在我们公司留下的新员工。辞职后,她通过家人的帮助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后就在朋友圈里经常见到她,她和一群趣味相投的人组织骑行,户外野营,偶尔还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玩得不亦乐乎,活得丰富多彩。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诉求不同,所以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相差甚远。这就很自然地把人分成两类,和想挣钱的人在一起玩命地拼,和会生活的人在一起畅快地玩。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