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生活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3-02

何顿作品《幸福街》研讨会在京召开,专家一致认为该著呈现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气象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生活

  •   何顿在研讨会上发言。均为资料图片  何顿在研讨会上发言。均为资料图片

  •   长篇小说《幸福街》  长篇小说《幸福街》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通讯员 陈漫清)长篇小说《幸福街》从构思、写作、几易其稿到正式出版上市历经十余年,作家何顿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想表达什么?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地域性写作,用地域性语言进行个性化叙事,再由地域抵达世界,何顿怎样呈现中国经验的叙事美感?

  昨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长篇小说《幸福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文艺评论家围绕何顿写作及其新作《幸福街》展开讨论,一致认为何顿的写作经验和悲悯情怀让《幸福街》呈现出了“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气象。

  经过生死沉淀之后的成熟之作

  《幸福街》通过勾勒新中国成立后幸福街两代人的命运遭际,全景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命运境况与时代风云激荡的历程。这部作品上市才几个月,就受到了各界关注:评论界认为《幸福街》深刻地还原了时代的风貌;读者把《幸福街》看作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认为共谱了几代人难忘的记忆。

  写《幸福街》这部书,何顿坦承自己动了十几年的心思,他一直想写他们这一代人的故事,但始终觉得自己这一代人还有很多可能性,暂时还不到动笔的时候。后来经过了病痛折磨、生死沉淀,他才产生了写这本书的强烈欲望。而之所以起名为《幸福街》,主要有三个寓意。“首先是字面的意思,就是希望健康、幸福地活着;其次,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命名,与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非常契合;最后,是地域性写作的延续。”何顿说。

  与会专家一致提到,这部作品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何顿,情怀更博大、内蕴更深广,而何顿也破天荒地接受评论家的意见,多次修改。从死神手上逃出来,让何顿的文风和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从生死迷茫的状态中醒过来之后的第5天,就跟我老婆说我可以写作了,让我老婆拿了一个折叠小桌放在病床上,我就在上面写作。写作在那个时候真的是我的一种精神支柱、一个信念。哪怕只写一行字、写两行字,都好像是吊着我一口气。”

  《幸福街》深刻地还原了时代的风貌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大的考验是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去一味地幻想突破。从《生活无罪》《我们像葵花》《就这么回事》《无所谓》《荒原上的阳光》《湖南骡子》到《幸福街》等,何顿光是长篇小说就写了十多部,他用自己超常的毅力和耐力,不负“作家劳模”的美誉。这个称号不只是对他高产的称赞,更是对他每一部作品都能保持高品质的褒奖。何顿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为“卑微的人、大写的历史和血性的土地”立传,都是“他的思想、精神朝向大地、朝向历史的一次次映射”。

  评论家李建军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现在整个当代创作,流行一种非历史化,跟现实严重脱节的现象,很难看到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历程。而《幸福街》深刻地还原了时代的风貌。”评论家胡平强调,几乎在所有的细节上,《幸福街》都是经得住检验的,成为“历史的书籍”。

  再大的历史风云也会在普通人的命运里得到折射,这也是何顿像一头“湖南骡子”一样,执著地在现实主义创作领域耕耘的原因之一。《幸福街》既表现社会的变革,也表现普通人的命运,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而何顿本人也说,如果《幸福街》有什么写作野心的话,就是希望百年后,读者在读完《幸福街》时,能有一种“这个年代的人们就是这样生活”的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