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1、教研科研功能 1、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2、有的放矢,充分准备;3、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4、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5、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6、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主要记: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①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学生人数、执教者、课题、课型、课时、研究专题。②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板书要点、师生的活动情况。③教学效果。 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有特点等,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②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惑等。 ⑤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2)听、记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3)要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科学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评析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1)看板书(2)看教态(3)看语言(4)看教法(5)看应变能力(6)看学科专业技能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3)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1、实事求是的原则、2.坦率诚恳原则(“心理零距离”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5.激励性原则、6.因人而异原则、7.艺术性原则 教学设计阶段的反思主要是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认识和对教学结果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依据以上要素问自己以下问题: 1.这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包括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态度情感等方面。即教学目标。 2.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计划了哪些学生的活动?采用哪些形式、方法、步骤? 1.我预想的发生了什么?没有发生什么? 2.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偶得、写“再教设计” 1、点滴有感——加批注、2.整体把握——写总评 3、难忘片断——精点评 教师要写教学反思,校领导、教研员、教研组长等也提倡写工作反思、评课反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