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学知识归我用 2019-03-03

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甘肃省中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  李长隽

指导 李少波

  近年来,我们在李少波主任所传练的真气运行法三字诀“调、凝、守”的基础上,对真气运行五步功进行了探讨研究,经三年临床验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练功者,20天左右即可通督,40天左右可进入真气运行中高级“虚明”境界。其关键在于:

一、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一切养生之法都要顺应规律。练真气运行法,首先要顺应自身真气运行的规律,因势利导进行修炼。练功初级阶段真气运行的规律是,在宁静虚无的气功态下,真气就在丹田产生和会聚,沿任督十二经脉运行,自生自化,调节机会。把这种真气产生运动的形态,按动静划分,真气在丹田会聚为相对静态,真气沿任督十二经脉运动为相对动态。真气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的转化,遵循着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的自然规律。其次,由于每个人性格、性别、年龄、疾病等个体差异的原因,练功时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指导练功者不仅要顺应真气运行的总规律,还必须顺应每个练功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指导。

二、守机

  守机,就是把握真气运行动静转化之时机练功。古人说“药物易知,火候难传”。李少波主任所传“守机”,揭示了气功修炼之奥秘。《周易·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意即随事务运动之时机,因势利导使之动或静。练功者意念的运动(引导)和静止(意守)不能违背真气动静转化的时机。练五步功的要诀在于顺应真气运行的规律,把握每步功法之间转化之时机。

三、掌握要领

  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主任遵循《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理论设制的。因此,真气运行法自始至终练功要旨是克服杂念入静,大量实践证明,练功者谁入静好,谁功力增长就快。所以,不论练哪一步功,都要在入静上下功夫。下面对真气运行前四步功法具体要领分别作一介绍。

1,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功练习要领 作者李长隽 指导李少波

  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随呼气注意心窝部。呼吸要自然,不可过分延长呼气,以免引起胸闷不适。心窝部是剑突以下脐以上的范围,不必死守一点,也不必管皮肤表面还是深层,只要思想能集中这个范围,可以灵活对待,这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练功体会顺其自然进行指导,关键在于“静”。功前功后,加练咽津功。练功时心窝部有沉重、温热、发凉、疼痛等反应,功后消失或减轻。每个人感觉不尽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种感觉,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以顺应真气自身调节的规律。心窝部的种种感觉到一定程度,在练功过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运动的趋势,这标志着第一步功完成,练第二步功时机成熟。因每个人的体质,入静程度的好坏,完成第一步功的时间不尽相同,应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标志为准。

  摘自《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一文,在此致谢!此文刊登在《气功》杂志1991年第6期上。

2,真气运行法第二步功练习要领 作者李长隽 指导李少波

  当第一步功练到心窝部的气感自然向下丹田移动时,随其自然运动之势,呼气时用意念将气感向下丹田推进。此时加练《真气运行法·五禽导引》猿式功(方法详见《增订真气运行法》一书)。因各人具体情况不同,反应也不同。常见反应是肠鸣矢气、口水增多、经脉触动等。当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标志着第二步功完成,练第三步功时机成熟。以第二步功完成标志为准。

3,真气运行法第三步功练习要领 作者李长隽 指导李少波

  当第二步功练到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就不再注意呼气,纯任自然呼吸,只将意念守在下丹田部位。此时动功配合与第二步相同。在练第三步功法的过程中,肾间动气,十二经脉的根本得到强化,除下丹田有明显的气感外,全身的气感也相对地越来越多,这是真气调通经脉的反应,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不可因气感复生杂念干扰入静。当按第三步练到一定程度,练功时出现会阴跳动、尾闾气动的现象,这标志真气已进入督脉,可按第四步修练。

  摘自《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一文,在此致谢!此文刊登在《气功》杂志1991年第6期上。

4,真气运行法第四步功练习要领 作者李长隽 指导李少波

  当丹田真气饱满时,同时意守下丹田和命门,丹田真气力量不足,重新按第三步修炼。当真气沿督脉上升时不要用意念向上导引(勿助),而用意念随着气感,气动于先,意随于后,气行则任其行,气止则任其止(勿忘)。动功配合可先练五禽导引猿式三遍,再加练鹿式七遍。因第四步功是真气运行初级功最后一步,也是气感反应达到高峰时期,这时候更要时时提醒练功者不可因变化不定的气感产生杂念,或追求,或恐惧等,要在入静上下功夫,才能使气感慢慢稳定,使功夫进入真气运行法中高层次。通督时一般来说在督脉循行线上,依次出现会阴跳动,尾闾气动、两肾汤煎、项背强急、玉枕气阻、百会灵动、印堂拘紧、面部奇痒、舌尖发麻等一系列反应,或者出现或热或凉的气流沿督脉上升到头顶、印堂的现象,这说明已经通督,通督后即可按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进行修炼。至于通督的时间与丹田真气力量的强弱有关,不可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

  摘自《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一文,在此致谢!此文刊登在《气功》杂志1991年第6期上。

5,真法学徒必看,看后必有收获:真气常在为人民(访李少波 节选 作者林木)   “为什么把这一功法叫‘真气运行法’呢?”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个问题开始。

    李老医师认为,这个名称比较符合它的实际含义。他讲:在祖国医学和养生学中,有关“真气”的论述极多。如果把它辑录起来,可成一本厚书。这表明人们从千万年的生活实践中,懂得了“真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简单说来,“真气”就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动力;从现代科学来说,就是人体的能量流,它可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综合体。他说,“真气”,也就是“内气”,而不是口鼻所呼吸的外部空气。练功有素的人就能体会到,当练功到“入静”时,口鼻呼吸可达到极微细甚至感觉不到的状态,而内在的气流则畅达全身,也就是“真气”的运行,这大概是练功的极佳效果。

  谈话一开了头,李老医师就精神焕发,好像进入了“真气运行法”的学术境界,他谈得津津有味,我这个气功爱好者也听得入了神。他说,弄清楚“真气”、“内气”与“外气”的区别,可以使学习的人明白练功的方法和目的,还可以避免有些功法一味强调对“外气”的深呼吸,而产生憋气、逆气的毛病。我过去初学气功,也深有感触,因无暇求师,就照着书上介绍的功法来练,很为呼吸不得法,吃了些苦头。

  李老讲,“真气运行法”也是通过呼吸进行调息,但方法不同:一开始是练功者在定心神之后,轻微注意呼吸(应是呼气印错),吸气听其自然,渐次把呼气引向心窝(膻中)部。这样作的好处是,呼气容易放松胸、腹,使气血下沉;同时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使心搏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肠蠕动增强,有利于解除身、心的紧张,易于使呼吸平静安稳。

  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调息调动“内气”的旺盛,而推动“真气”的运行。

  练习“真气运行法”分五个步骤,第一部入门是“呼气注意心窝部”。李老医师特别说明“注意”二字,就是丢开杂念,把注意力放在呼气上,但略加注意就行了,不要强行意守,否则会精神紧张,效果适得其反。一般人练上十来天,就会产生心窝部发热的气感,这就是入门了。以后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顺序渐进,也是这一功法的特点。

  “真气运行法”为什么能治病强身呢?李老说:这个功法主要在于发挥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使人体的内环境保持有序化,维持相对平衡。他们认为这对人的健康极为重要。

  真气在人体内的运行,因为经常受到外来的各种不良刺激和精神情绪的影响,而失去平衡,即中医讲的阴阳失调。人的脑神经好比一部高度灵敏和复杂的电子计算机,接受到身体某个部位发出的信号,就会自行调节。得不到调节,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疾病。

  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各有差别。人的健康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有关。

  现代科学对某些疑难病的病因和治疗及人体内部细微的奥秘,至今也还有许多未知数。对有些疾病的防御、治疗,就要靠人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养成的自我调节能力、免疫能力来解决。

  当人们对“真气运行法”习练有成,熟练运用时,就能促使真气旺盛地循行全身各条经络。练功达到入静状态时,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在极为良好的抑制保护状态,这时,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极好的发挥,人的机体就得到休整、修理和建设。

  李老还拿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有为—无为—无不为”的辨证观念来说明练功的微妙过程:有为—运用细微的意识活动(意念),来调整呼吸,排除杂念;而又把这种思维活动逐渐降到最低限度,以至消失,脑子完全空静下来,以任真气在全身循行,达到“无为”。而又进一步达到“无不为”,也就是人能高度地自我调节,从“必然”达到了“自由”的阶段。这是极高的境界,象攀登地球最高点的珠穆朗玛峰。

  当然,练功不是登山,要冒险奋力拼搏,它主要是靠技巧,也就是要得法。李老医师在教功时始终强调,练功要自然,不要勉强追求。初学者出毛病往往在急于求成。他要求学员要细心体会“真气运行法”的规律,运用其规律,循序前进,就可一步步水到渠成。

  李老医师十分欣喜由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给气功带来的大好形势。他说当前气功界正是百花齐放,“真气运行法”亦非十全十美,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共同前进。

  以上访谈摘自1984年第1期《中华气功》杂志。受访时李老年近八旬。

问题

  我请教个我练习真气运行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在我一练习呼气到丹田,气就在下腹大量聚集,这地方撑得很涨很酸很痛,(有时不用刻意呼气到下腹,只要思绪稍有点集中这个地方就会有酸涨感)然后接着再想呼下去就不行了,因为实在涨痛到受不了了,我想问问老师,我可以主动把气引向其他地方吗,比如说会阴还是意识去守其他位置好

  是用意念把气向丹田推进,不是用呼气带动的胸腹运动把气向下压。意念是思想活动,是想象,不是实际动作。意念重了也会造成楼主的情况,意念要轻,似有若无,若存若忘,宁忘勿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