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中,民兵和正规军的脾气有啥区别?

 NGC1952 2019-03-05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太岳军区的沁源围困战,被誉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围困沁源日军的斗争中,民兵起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

他们都是本地人,对于道路、地形和风俗都十分熟悉。正规军和民兵配合得好,就和当地的老百姓关系都搞得很好,而且在进袭敌人时,能够找到最佳的地形和捷径,所以能打胜仗。

但是,起初,有些正规军的指挥员没有摸到民兵的脾气,和他们的关系弄得不大好。

为什么?

因为民兵的脾气和正规军是不大相同的。他们的区别在于:

正规军要放哨,民兵不爱放哨;

正规军行军要侦察,在敌情紧张的地区,要搜索前进,民兵认为这是胆小的办法,从来不搞侦察;

正规军在夜间行军,不许抽烟,民兵一定要抽烟,不过过烟柱,他们走不动。正规军说,你抽烟敌人会发觉,民兵笑起来:“嘿,你们顾虑过多!”

正规军爱吃干饭,民兵要吃稀饭,吃屹峪面。

一次,八路军蔡团和民兵配合,打了一个大胜仗。胜利品中有不少缴获的日本军马,民兵李朝贵骑了一匹缴来的洋马,在村里走着,他的目的是要给邻舍和朋友看一看,来炫耀炫耀自己。他正骑着马走,被蔡团的一个连长看见了,不知道他是民兵,当众骂了他一顿。

这事使他不舒服,对其他民兵说:“蔡团长看不起我们。”

蔡团长去给6连讲话,说他们的功劳大。民兵们埋怨道: “就不来跟咱们讲讲。”

后来,陈赓发现了这些问题,召开了几次干部大会,专门谈了“民兵的脾气”这个问题。除了以上民兵与正规军的不同脾气外,陈赓还说:“此外,好多民兵还有这样的睥气,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你体贴他,不叫他做,他偏偏自告奋勇地去干了。比如,他本来不愿意放哨——民兵没有大衣,夜里怕冷, 但是,如果不让他去放哨的话,他反而自动地去放哨了。这些分歧点,有些是由于民兵没有正规作战的训练,不懂战斗的规律,应该解释,不应当斥责,尤其是不要嘲笑。至于无关原则的许多习惯,更应该各听各便。”

陈赓这么一说,八路军的干部们便有了法宝。

以后,他们特别注意与民兵打交道,采用的,便是上面陈赓说的方法,很快就与民兵关系好起来了,并且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和正规军配合,于是成功地围困了沁源之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