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很有寓意的一首诗,朴素风趣的四句话,读完后更发人深省

 寻梦向天歌 2019-03-05

人生苦短,不仅要珍惜时光,还要自寻快乐。因为个人能力、机遇和造化各异,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得到的,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有人得意忘形,有人却心灰意冷,但是快乐却随时随地可以轻松拥有。只要自己降低姿态,不怕丢面子,愿意入乡随俗,就能快乐常在,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就深有体会。

吉祥寺赏牡丹

宋代: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宋熙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跟随知州沈立,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园中集会赏牡丹。赏花第二天沈大人向众人展出十卷《牡丹亭》,苏轼看到赏花画面的壮观、恢弘的书籍,以及与诸位市民一同游玩的快乐,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吉祥寺赏牡丹》,表现了观赏牡丹的热烈场面和诗人簪花的情趣。

诗的大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上一朵鲜艳的牡丹花,自己并不感到难为情。牡丹花却因为被插在老人头上,而感到难为情。我们赏花饮酒,沉醉归来,引得路人哄笑。十里长街,珠帘上卷,百姓们争着欣赏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太守。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连用几个动词,有利于渲染出一种喜剧情调氛围,体现了诗人极高的文学造诣。士大夫们都是比较讲求端庄礼仪,一般情况下穿衣戴帽,以及言谈举止都非常注意分寸。但是太守大人估计是喝高了,兴奋之余与民同乐,看见别人头上簪花觉得好玩,于是也自娱自乐起来。

若是一位普通百姓头上簪花,即使是老头老太,估计也不会引起全城轰动。大家生意也不做了,门市都卷起珠帘,争相欣赏奇观。那些热心人士还生怕有人不知道,还大声呼喊请大家一起来看西洋景,就差敲锣打鼓了。

诗人幽默地说,老头一点都不怕羞,倒是那花儿生的水灵鲜艳,觉得怎么如此不幸,没有遇见年轻标致的帅哥美女,却戴到了一位糟老头的脑袋上。花儿使劲地哼了一声,希望这位太守大人能知趣地把自己摘下来,可是到处都欢声雷动,谁还能听见花儿的抱怨。

诗人为了突出这种风趣幽默的效果,用了两个“羞”字进行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一热一冷的态度,同时也相映成趣,逗人笑容。苏轼没有用套话、场面话来表现一种和谐关系,却说“十里珠帘半上钩”,朴素的7个字就将众多情感全部包含在内了。

诗人醉归、路人嗤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帘卷上,纷纷走出门来,观看这支浩荡的插花队伍,栩栩如生的盛况就好像活现在读者眼前。一个“半”字,也留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苏轼真是诗坛高手,只是轻轻挥洒,就是一首大师级的作品,更表现出诗人开朗豁达、狂放不羁的襟怀。

苏轼的这首诗很有寓意,朴素风趣的四句话,读完后更发人深省。且不说太守大人与民同乐,也不说诗人写作技法高超,单说那不愿“上头”的鲜花。其实花儿的主要功能就是被人欣赏,放在那里,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况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让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所以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不然只会自找没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