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之人如何保养——人活一口气|中医知识

 醉牛988 2019-03-05

 文 / 益己先生

编辑  /  可行

       从今天开始,在【中医知识】栏目,我们要开始来认识一下七种病态体质,咱们先从气虚体质说起,在这里我要说一个概念——“养气就是养命”。  
   

      中医常常说“气”,那么,“气”到底是什么?中医认为,气不仅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功能表现。

一、气足的人和气虚的人看起来简直是不一样的。

      中医望诊当中有一项主要是看行走坐卧的状态,我们常说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但如果经常熬夜,一坐在椅子上就会歪歪扭扭的,这是典型气虚的表现,那怎样才算是气足呢?

      我拿自己举个例子,比如我在一段时间内有很规律的打坐,那么,平时无论是坐着的时候会自然挺直,这就是气足的表现(在这里提倡大家多练习静坐)。


说了这么半天,那我们说的这个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中医认为,一部分是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先天之气(先天之精);

      另一部分气来自后天我们吸收的食物精华。先天之气跟后天之气结合,形成肾精,储存在肾里面,这是我们生命的原始物质,肾气就是由它而生发。

       然而,肾为命门之火,在五行里面,火生土,土是脾,所以在肾气的熏蒸下,脾气生成了。

        气足则肾、脾气足,人体的代谢功能则强,气虚则肾、脾气虚,代谢功能差则容易体内生湿。

二、气虚也是造成很多孩子爱感冒的原因,其根本是脾胃功能差,这其实是吃出来的毛病,为什么呢?因为往往在孩子吃了一顿大餐之后,产生了积食,脾胃功能减弱,而脾属土,土弱了之后就无力生金,金属肺,这意味着肺气无力生发,肺系统的抵抗力就差,外邪就容易进来了(容易感冒)。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补气呢?

      补气最根本的是补肾气,但补肾气是有技巧的,如果肾是真的很虚了,那确实是要直接补,如果没有的话还是要从补脾开始,但是湿气太重的人又不能马上补脾,需要一边祛湿一边补脾。否则身体的健康是暂时性的,三五天水湿又回来了。

      这样的湿气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变成痰湿体质(关于痰湿体质之后会详细说明)。

【可行闲说】

      看完上面的文字介绍及图片,你想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什么样的状态呢?不能只是想,还要从日常生活的保养做起,有病要采用治病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