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了,精就不固。治好1200多名男科患者后,我总结出:想要固精,就得补脾肾之气! 中医里的“精”,不是你看得到流出去的那个,而是构成生命、维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既包括先天藏在肾中的先天之精,也包括后天水谷精微,通过脾胃运化而来的,也就是水谷之精。 这里我要讲到一个观点:想要守住体内的精,首先要防止气虚。 有一个案例值得一提。那是去年春季我接诊的患者,姓张。38岁,他遗泄很严重,有三四年之久,身体非常虚弱,小便也不顺畅,尿频、淋漓不尽。 我一看,这舌淡苔白,脉也细而无力; 问诊中得知,这位张先生这些年总是体质虚弱,精神状态很差,睡得再多也没精神,总拉肚子,吃饭也不香,没什么胃口。 外人可能看不出,但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就是脾肾气虚。 肾是主水的,肾气虚弱了,固摄能力就失常,所以遗泄越来越频繁,先天的精华流失;而且小便也固摄不住,所以尿频、尿不尽。 再说脾气虚,脾胃作为运化营养的关键,气不足了,能力就弱。于是吃什么都没胃口,也提供不了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甚至还会出现腹泻。 问题找到了,解决就不难。想要精能固,体质能强,就得先补气。 用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补骨脂等加减。 张先生用了还不到7剂,食欲和精神状态都上来了,遗泄次数也明显减少。继续用原方加减,不到两个月,遗泄消失,精力旺盛,小便也恢复正常了。 脾肾之气足了,精便得固。 其实这方中用药没什么奇特的,但每一味都用在“根儿上”,没什么啰嗦的。脾肾气虚,就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思路对了,辩证对了,用药调理也就不难了。当然,每个人的体质症状不同,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用药。 #健康明星计划# #非常病例#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肾,膀胱系统,少阴病,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