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性迷失方向背后的过程管理缺失(张小卡)

 江山携手 2019-03-05
    认真地读完3月19日《教育时报·管理周刊》《新论》版宋建国校长的文章《积极性千万别迷失了方向》后,感触颇深。宋校长在文章中指出,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后,学校里却出现与教育事业的本真追求相背离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想清楚教育是什么,在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还停留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层面。应当说宋校长非常精辟地道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但是,除此之外,我觉得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疏于管理也是一大原因。
    我们在一些学校进行调研时,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按照市里的要求,某学校要推荐产生一名市级优秀班主任,经过学校从各个方面的评定,小A老师成为最终人选,因为他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等都非常突出。按说这个结果应当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才对。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校教师普遍对此评选结果意见很大。表面上教师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私下里却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还对这样的评选嗤之以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小A的班虽然各个方面都很好,但是小A为了达成工作目标的方法却并不为教师们认同:新学期开学,学校向各班分配“插班生”,小A得知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时,总是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其他班级都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小A却要求学生必须提前30分钟到校学习;其他老师为教育“问题学生”而费尽心思,不断地探索有效方法,小A却习惯于采用叫家长、罚站等简单直接的方法,甚至于为了让班级的成绩能够更高一些,他还想方设法把那些调皮、顽劣的学生挤兑出班级……
    这个典型案例使我们明白,考核、评优如果缺失过程评价,并不能产生激励和引领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小A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他通过种种辛苦的努力,的确使自己的目标顺利达成了,特别是在学校的考核中,还一次次地受到奖励,获得各种荣誉。
    该校的教师苦恼于要不要向小A学习。学吧,他的一些做法显然与优秀班主任的称号是不相称的,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有悖于教育的本真追求;不学吧,小A老师的做法在这样的学校管理中总是更容易达到目标,更容易得到学校的肯定。这样的管理只会带来更糟的局面。因为久而久之,会有更多的教师“只要结果,不讲过程”,教育教学和教育事业的本真追求南辕北辙,且造成教师之间的矛盾,制约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显然是与教育宗旨不相符的,也是学校管理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学校管理固然需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但是,作为学校领导,更应该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让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合理,符合教育规律;让教师都能认真、专注地投入于教书育人当中,在积极工作的同时思考教育的本真追求;让教师在凝聚成团队时,也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过一种积极而完美的教育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