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说格律诗的格律1

 钟家台 2019-03-06

简说格律诗的格律1

流传下来的诗歌,最早的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杂言,基本以四言为主。到《诗经》,形成一个高峰,它主要是收集前人的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只有少数能明确考证到作者。之后到屈原、宋玉等人又是一个高峰,诗歌也由集体创作发展到个人创作。到汉朝的赋、乐府诗,又是一个高峰。到三国两晋的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陶潜等人,又是一个高峰。到唐朝又是一个高峰,包括古体诗及新产生的格律诗。五代、两宋词、宋诗是一个高峰。元曲也是一个高峰。以纳兰为首的清词三大家的出现,给沉寂的诗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勉强也可以算一个小高峰,以我来看,只不过是诗歌走向没落的回光返照而已。

格律诗是怎么形成的及其发展脉络我就不说了,说起来又是长篇大论。这里,我简单说说影响至今的格律诗的格律。如果想了解格律,建议还是认真看完为好。

既然是格律诗,自然讲求格律。以主流的观点来看,格律诗是押平声韵的,并且不能换韵(首句用临韵的孤雁出群格,属于特殊格式,不在此列。孤雁入群格,勉强也说的过去,有少数人也这么玩儿。有少数人、少数情况下用词韵,即临韵通押,只要注明一下,貌似也说的过去;不过,也有人说这样不行。至于到底行不行,自己决定);偶数位置上,平仄交替出现;不能出现三平尾(这个不可通融)、三仄尾(如果深入了解的话,这样的属于拗句,建议初学者不要这样用);句首或句中最多可以出现连续三个平声字,或连续三个仄声字(这个也有特殊情况);除首句外(就首句例外),出句只能是仄声,对句只能是平声。满足了这些,还得注意粘、对,如果是律诗,还得讲求对仗。

什么是粘、对呢?为了说明白这个,得先知道什么是出句、对句。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先说“对”,因为“对”说起来相对简单。什么是“对”呢,说的是出句与对句(或对句与出句)之间的平仄关系,就是出句与对句对应位置上要平仄相反,即出句用了平,对句对应位置上就得用仄,反之亦然。例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如果换做七言,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说的是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关系,不大正规(但却是实际)地说就是前边部分的平仄与其前的对句平仄相同,后边三字不同(除掉后边三字,前边的部分就是两或四字,分别对应五言、七言)。这个可能比较抽象,还以上边的五言为例,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是“平平仄仄平”,接下来的一句就用到“粘”了,就是“平平平仄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是因为对句的下一句就是出句,只能仄收,即“〇〇〇〇仄”,同时又要考虑到“粘”及偶数位置平仄相反,到这里可以确定的是“平平〇仄仄”,第三字只能是平声,如果是仄声,则出现三仄尾。再接下来的一句又该“对”了,平仄倒过来即可,即“仄仄仄平平”。七言的粘与此类似,只不过前四字平仄完全相同。还接着上边七言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说,根据“粘”及出句的特点,接下来的一句就该“仄仄平平平仄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呢?非首句的出句只能仄收,加上偶数位置的平仄相反,第六、第七字,都是仄声,如果第五字再仄声,则又是三仄尾。它的对句的平仄更是信手拈来,即“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再往下推,又该“粘”了,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绝句也好,律诗也好,就这样往下推,整首诗的平仄就出来了,这个很难吗?

说到这里,只要稍微用点儿心,自己推两遍就会发现,五言的基本句式就四种,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的基本句式也有四种,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