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焦虑”系列科普篇之“如何自我交谈”

 姩躎艌簐涊蘖陧 2019-03-06

生活中,我们确实无法一定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却可以努力和喜欢的自己在一起。对自己认可,外在扰动内在焦虑,便会自动减少。那如何喜欢自己,如何自我交谈呢?

倾听自己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原因的,突然觉得心里莫名其妙的紧张,心慌、心烦,不知所措。有的人在这个时候会抽一支烟,有的人因此浏览大量的网络信息,有的人会用购物的方式对抗等等。但这些时候你有没有停下来仔细想过,“在我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的,有时候我们常常忘了去探究自己的感受。焦虑分为生理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当我们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感受,这个符不符合常理?是集中于当下问题,还是对未来的事情焦虑不安?是有特殊原因的还是漫无目的的焦虑?当我们考虑到这些的时候,对自己的焦虑可能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感到焦虑呢?前面的拓展知识我们讲到过潜意识,大家还有印象吗?想一想潜意识的概念:潜意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对很多事情已经淡忘,但是这些却牢牢地记录在潜意识里。当某种似曾相识的情景突然出现时,它会唤起潜意识的记忆,最终它以一种情绪或者感受出现在你的意识里。这些情景可以是一阵风、一种香味或者某种声音等等,但是很少人会注意到这些,所以当你足够平静,当你开始倾听你自己时,你就会对自己越来越了解。

案例

分析

案例:林先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事业顺利,家庭和睦,但奇怪的是每天傍晚的时候他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感觉让他觉得很烦闷不安,在这个时候他就会不停抽烟,一支接着一支,直到晚上9点多的时候才会趋于平稳。十多年来他一直无法戒掉对烟的依赖,而且最近两年越抽越多。后来在治疗师的帮助下他能够在下午这段时间慢慢平静下来,但是这种情绪依然难以平复,直到某次被催眠后他才恍然大悟:小时候全家都靠父亲的收入生活,父亲开货车,脾气暴躁,几乎每次回家都会痛打他一顿。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忽然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他听见有人议论说父亲出车祸了,他不敢问母亲,又觉得心慌不安,于是他每天放学后都坐在村口忐忑地等待着父亲......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当林先生在还是小孩的时候对“父亲的车祸”感到焦虑不安,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后来他回忆,当时这样的情况可能持续了一个学期。这是一个在他成长经历中发生的创伤事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把这件事情遗忘了,当相同的情景出现,潜意识记忆的情绪被一次一次地勾回......

所以,当你出现莫名的焦虑、烦闷和不开心时,你可以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和自己的对话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这种情绪的出处,进而更好地去解决它。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帮助我们寻找成长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情绪问题:

  • A.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 B.回想一个最近让你觉得焦虑的事件,在这件事件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如:委屈),请记住这个感觉,并在笔记本中详细记录。

  • C.在心中从一数到三,当数到三的时候,回到上一次让你感觉委屈的事件中。在笔记本中记下让你有“委屈”的感觉的事件、时间和有关的人物和当时的感受。

  • D.记住这种“委屈”的感觉,在心中从一数到三,当你数到三的时候,你会回到再上一次同样让你有“委屈”的感觉的事件中,并在笔记本中详细记录。

以此类推,从一个引起焦虑的事件开始分析和感受,根据同样的感受继续往前推,最终找到引发焦虑情绪的根源。

练习

根据上述的步骤练习,寻找引发焦虑情绪的核心问题。要求:练习时最好有家人陪伴,如有无法处理的不适立即让医生处理。

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然,上面我们讲述的是引起焦虑的一小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的焦虑,源自于自动化的、惯有的或者灾难性的思维模式。这个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这些思维模式往往容易导致我们歪曲的认知。当出现焦虑的时候,平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找出那些导致歪曲思维的蛛丝马迹,接纳并且改变它。我们的灾难性思维,我们的“应该如此”,我们的过度概括,都是我们的条件式反射,所以在出现焦虑的时候能想到这些,然后对抗灾难性思维、检验证据、分析,最终解决它们。

练习

回忆一下最近出现的焦虑,以这一篇我们所讲的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想着让你焦虑的情绪,往以前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当时发生了什么,或者再往前,发生过什么,然后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广泛性焦虑障碍-团体心理治疗

招募通知

曾明确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并且目前正在服药的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无其他重大精神疾病(精分、抑郁、双相等),及无酒精、药物滥用史,欢迎参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展的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团体心理治疗(连续8周的正念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免费)。

报名方式,优先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