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周易》泰卦之义理看古代君民和谐观

 LDS551 2019-03-07

  政治关系和谐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在君民之间关系和谐。《周易》中集中解释君民关系的是履、泰两卦。

从《周易》泰卦之义理看古代君民和谐观

  泰卦是《周易》中的第十一卦,泰卦是接由履卦发展而来,《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履卦的卦象为上天下泽,从卦象上看,泽以阴柔行于乾刚之下,在上刚健在下柔顺,象征着明辨上下的等级秩序,符合天地之礼。遂《卦辞》曰:“履虎尾,不�A人,亨”。《彖》释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人,亨’”。其大体意思是讲,小心翼翼地跟在猛虎尾后就不会有危险。反映在社会意义上,就是在下者跟从、服从于在上者,即民众服从君主的统治,这就是社会有礼有序的表现。故而程颐在《易传》中有云:“天在上,泽居下,上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取其象为履。君子观履之象,以辨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

  承接履卦而来的泰卦,从卦象上看为地坤在上而天乾在下,这种天地颠倒的安排本是不合“礼”的。因为在《系辞上》中早就有了关于天地位置的设定,这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前一卦的履,之所以被程颐称为“上下之正理”,也正是因为它天上泽下、上尊下卑、尊卑有序的秩序。可我们转看泰卦的卦辞时却发现,其描述为:“泰,小往大来,吉亨”。泰者,国泰民安也,从卦辞上解释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