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在家开火做饭最常见的理由便是“健康卫生”。可殊不知,哪怕是看上去一尘不染的厨房,也有一些角落,悄悄滋生着致癌物。 为此,小水医生专门整理了厨房藏匿的5个致癌“杀手”!不要让你的家人处于癌症风险下。 图省钱不用抽油烟机,惹出肺癌致癌物 很多人都以为在家煮饭打扫不会有罹癌风险,但事实上,如果家中长期做菜而不使用抽油烟机或者长期处于不通风处,会导致烹调时油烟大, 产生大量的丙烯醛类化合物。 而这,也是是家庭女性产生肺癌的一大原因。 小水医生建议 筷子不清理!惹出肝癌致癌物 筷子的使用频率高,反复使用、搓洗时表面会出现细小的纹路,容易沾染残留清洁剂和细菌,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菌落,以及毒性极强的黄曲霉素。造成交叉感染。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致癌物,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和肝癌。 小水医生建议 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沥干之后,再放进筷子筒。 而且,筷子筒应该选择镂空、底部不积水,并做到经常清洗,高温消毒。同时最好半年至一年定期更换筷子。
油壶如果不清理,残留的老油会氧化,而添加进去的新油会被很快“传染”,油壶中的油会在更快的时间内氧化酸败而产生哈喇味。 这种油在使用时经过加热会出现烟大、呛人的现象,产生很多可怕的致癌物质。 其中较为致命的叫作环氧丙醛,可能会导致胃癌和肺癌。 另外,很多人把油罐放在天然气灶旁,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食用油的分解速度,长此以往,会产生更多的环氧丙醛。 小水医生建议 不建议大家购买使用油壶,为了方便,可以购买小包装油瓶,用完丢弃。 如果使用油壶,选择玻璃的,用完一次就用碱水煮沸清洗干净,晾干再用。 反复加热过的油,就是所谓的“老油”。诸如炸油条、炸薯条的油锅里的油,如果不及时更换,那就成了酱油般颜色的老油。 这些老油在反复高温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挥发性物质,包括饱和与不饱和醛酮类、多环芳烃等,其中很多是挥发性有毒物质。特别是丙烯醛,对心血管健康和预防癌症非常不利。 在高温下,食用油中顺式脂肪酸异构化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进入人体,会导致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病。 小水医生建议 炒菜时,不要等到油冒烟再下菜,杂质、致癌物可能已经生成。 而如果油炸过一次食物,剩油最好就不要使用了。同理,摊位上老油反复煎炸的食品,尽量就别吃了。 冰箱使用不当,变成全家人的“毒箱” 冰箱里的细菌是最顽固的地方。冰箱一旦使用久了,就会有许多细菌产生,异味很大。而且冰箱里的低温并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一旦细菌滋生,很难自己出来。 此外,放进冰箱的打包盒也有讲究,只有5号聚丙烯材质的塑料盒适合放入冰箱,这种材质相对稳定,耐高温也耐低温,其适合的温度是零下20℃到120℃。 所以,大家要记得:只有当塑料制品的底部标着数字“5”,或者“雪花”,或者“零下20℃”,才说明它可以放进冰箱储存。 此外,我们平常喝的可乐、矿泉水,它们本身没有问题,但装它们的瓶子却不可以长期使用。很多人会把喝完的塑料瓶留下来,作为油、辣椒等东西的储藏瓶,这是很不健康的。 小水医生建议 冰箱一个月清洗一次,而且,不要只清洗隔板,而是要整个清洗。 其清理办法为:用酒精浸过的干布擦拭密封条,效果最佳;经常清理电冰箱内的剩饭、不恰当的盛放容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