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取与同舍,这是韩非所说的一种君臣关系。 在《奸劫弑臣》中,韩非说道:“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韩非这里说道,所有的奸臣,平时基本上都是想顺从君主的心意,并以此来取得国君对自己的亲近与宠爱地位的。基于这点,于是国君喜欢的,奸臣便就跟着吹捧;而国君所憎恶的,奸臣们当然也就诋毁了。这就涉及到人的一个天性问题了:大凡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则肯定就会相互支持,而与自己观点相异的,则必然也就会彼此指责了。如此以来,奸臣与国君间则势必就会保持高度一致!凡国君赞誉的,奸臣便予以无原则地肯定,这叫做“同取”;当然凡国君所厌恶的,奸臣则必然就会诋毁与憎恨了,这就叫做“同舍”。君臣间的这种取舍一致,正是奸臣得宠于国君的不二法宝。 接着韩非继续说道:“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必将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故主必蔽于上,而臣必重于下矣,此之谓擅主之臣。”显然,本篇韩非重点剖析的是奸臣。他认为,奸臣之所以能够凭借着国君的宠幸而横行朝野,主要是因为国君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来驾驭他们!因为奸臣们几乎就像是国君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想的做的几乎也都与国君的意愿完全一致;这样,国君如果与奸臣们作对,那简直就如同国君自己与自己作对一样!而这也正是奸臣、宠臣们之所以能够欺骗君主、营私舞弊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