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腔阳调”系列讲座之一: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

 江山携手 2019-03-07

发表于:2014/10/28音乐周报

“杨腔阳调”系列讲座之一: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

杨阳与世界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合作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

   经常能看到许多学生在最基本的声乐问题上迷失方向,有些教师甚至会用错误的理论指导学生,致使大量学生对于声乐的概念含糊不清,造成恶性循环。声乐艺术由于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对于初学者而言的确很容易被教授者讲得“云山雾罩”,有的讲授者还会上升到哲学与心理学的高度,导致很多学习者会在声乐书籍中寻求答案,却不知声乐艺术需要靠大量的艺术实践和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来总结,单凭一些书籍中照本宣科的声乐理论是达不到真实的声乐艺术的演唱高度的。其实,大家还在争论的一些声乐问题在主流歌剧舞台上早已盖棺定论。笔者希望用最简单、通俗甚至有些“业余”的语言和大家试着一起讨论看起来似乎无比复杂的专业歌唱。

   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在困扰着众多的学习者。很多人认为歌唱时嗓子必须放松,绝对不可以用力,否则嗓子就会疲劳。所有坚持上述观点的歌唱者演唱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气息不足,撒气漏风,音量微弱,歌唱持久性差的问题。更有些歌唱者唱歌的音量还不及说话的音量。这就是认定“用嗓就一定会费嗓”这一观点的必然结果。

   唱歌到底用不用嗓子?用嗓就一定会费嗓吗?答案是:唱歌必须用嗓子。用嗓子歌唱有可能会费嗓子也有可能不费(这取决于你是否正确用嗓)。但不用嗓子唱一定会费嗓。

  所谓不用嗓简单上讲就是唱歌时喉部不用力。我们都知道喉部有最重要的歌唱器官——“声带”,在歌唱时如果喉部放松,声带不拉紧,是无法发出好的声音的。声带就相当于提琴的琴弦,如果琴弦是松弛的,再好的乐手也无法奏出动听的音色。 

  很多声乐学习者片面追求嗓子放松,却不知道这种放松是以牺牲漂亮的声音为代价的。声带都松弛掉了,你们拿什么来歌唱呢?这就像专业的长跑运动员是在训练如何科学奔跑,而不是追求有朝一日跑步可以不用自己的双脚。研究如何不用嗓子唱歌的人多多少少有一点让我联想到那些想追求长生不老药的人。

  因此,声乐训练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找到“用嗓子却不累嗓子”的科学发声方法。当然,歌唱艺术发展到今天也还是无法做到嗓音在歌唱时绝对地“零消耗”,再著名的声乐大师也无法在演唱时做到嗓音绝对不疲劳。我们只能追求在积极的歌唱状态下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嗓音的消耗降到最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