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昵称62617557 2019-03-07

“怎样算欺凌?”

“十人欺负一人是欺凌。”

“一百人欺负一人也是。”

“那么一万人呢?”

“是正义啊。”

“真奇怪。”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这是富士相机新出的一则广告片——《世界命题》系列。系列中的《遗弃》《失格》《美丑》《贫穷》《欺凌》《核先生》也无一不着眼于扭曲社会的疾病。

它似乎表达着这样一种理念:病态无国界,它是全世界的命题。

欺凌其实是最近讨论的比较火爆的话题,影片中的女主,饱受欺凌,经历了肉体和心灵的摧残。她用力的撕咬自己,用布蒙住自己,她在试着逃避这一切。或许她也曾反抗……但她的声音太渺小了,谁也听不见。整个影片充满了窒息感,但却意外的发人深思。

什么是正义,什么又算是欺凌?可能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赞同的人多了便就成了正义。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欺凌者不知什么时候就又变成了被欺凌者,然后大部分人继续坚守所谓的“正义”。

无形的刀总在不经意间就湮灭了生命!!!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欺凌和抑郁是深深的交织在一起的。

许多经历过抑郁症的人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受到过欺凌。欺凌是种攻击性行为,指在身体上或精神上威胁他人。先前存在抑郁症,会使人更容易受到欺凌,从而变的更加脆弱。

价值观同样会受到欺凌的影响,认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可怕的、敌对的和危险的。

当受害者相信这一点时,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产生一些适应不良,如孤立,慢性僵化和持续的悲伤情绪。

欺凌可能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1.欺凌使自尊心明显的降低了。

被欺负会使人增加“不行”或“不够好”的心理。而经常被暗示“你没有价值”、“你不行”,会降低自尊。欺凌的影响是终生的,在欺凌行为停止后,往往会扭曲受害者的认知。

2.欺凌导致了学习的无助。

受害者通常对欺凌者的欺凌感到无助,特别是当学校或家长处理不恰当的时候。会使得受害者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努力学习可仍然无所收获,往往会导致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患者认为任何积极的行为都是徒劳的,并且不会取得任何好的结果。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3.欺凌会产生愤怒。

被欺凌者往往会感到失望和愤怒。家长和学校对欺凌事件的处理没有减弱或消除他们被虐待的环境。如对父母和学校教师,愤怒可能会继续引起无助、拒绝和抛弃的感觉。

4.欺凌会导致愤怒在无意识中蔓延。

作为他人快乐的牺牲品激怒了自我,欺凌所造成的情绪上的痛苦,例如愤怒和恐惧,已进入无意识状态。而愤怒和恐惧又是所有形式的抑郁症的核心情绪。这种愤怒和痛苦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形成,除非它被意识到并且被释放。但这通常需要专业的帮助才能实现。

5.欺凌会造成深重的自卑和无价值感。

被欺凌导致的自卑和无价值感,在受害者被欺凌后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极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孩子,能量低下,社交退缩,被动行为,过度哭泣,有强迫性,消极自我专注,可能会首先被同伴拒绝,然后被施暴者攻击,从而陷入一个恶循环。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施暴者的心理:

施暴的行为是“懦夫行为”,欺凌行为往往是由“懦夫”实施的,他们通常会选择那些个性较弱的人进行欺辱。他们需要获得权力感或归属感。施暴者往往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极其容易被别人领导。

施暴者们因别人的赞美和肯定获得权力感或归属感,让他们对自己感觉良好。施暴者也不是天生的,他们大都经历过糟糕的个人选择和糟糕的养育方式。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如何消除欺凌的影响?

1.学会再次相信

虽然被欺凌会留下心理阴影,但人们确实可以从欺凌中恢复过来。学会信任是恢复的关键,要对其他人和组织有信心。

2.采取适当措施制止欺凌行为

妥善处理欺凌行为,无论是通过家长还是学校,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容忍欺凌行为。如果你看到有人被欺负,勇敢地说这种行为不好。如果怀疑你的孩子是被欺凌者,请及时与老师和学校反映这一事项。请注意,并非所有欺凌行为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在互联网中也极有可能发生。

心灵和身体一样,具有变化、成长和愈合能力。希望大家可以摆脱“毒性”环境,进入健康的环境、可以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来帮助因欺凌导致抑郁症的人尽快走出抑郁。

愿所有人都能够被温柔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